六都地政局公布五月份买卖移转栋数,合计为2.28万栋,月增1.8%、年减7.7%。受疫情及打炒房政策影响,前五月六都买卖移转栋数11万栋,虽仍创九年来同期新高,不过年增率已收歛至0.7%,六月移转量在疫情衝击下恐出现双位数衰退,第二季交易量季增与年增率肯定会衰退,惟房价在主升轨道上,虽推升不力,价格却欲小不易,值得关注的是第二季的价涨量缩现象,会不会步上2012年后尘,出现价量背离走势,面临反转危机?
笔者认为今年全年交易量若要超越去年,下半年交易量必须超越去年同期,挑战应该相当大,预测2022全年房市价量走势三种情境,会有三种不一样的结果呈现:
(一)价量俱跌~连续价量俱跌,就应注意反转讯息:今年经济增长预测维持在3.5~4%的中温期、通膨在2.7~3%高温之间、利率虽升尚处低檔、市场资金仍然充沛的四大利基下,虽然受到疫情扩散与打房政策不断的影响,交易量与价格同时下跌机率不大,唯一可能出现价量俱跌现象应该是季节性受利空因素影响导致,未来要观察的是,若价量俱跌连续超过三季,就是房市明确反转讯息,这现象不会在今年出现。
(二)价涨量缩~价量背离出现,会埋下反转潜伏危机:房市价涨量缩代表市场价量背离,这现象曾出现在上一波高点2011-2014Q2,除了2013年因奢侈税二年闭锁解封形成价量俱增的末升段行情,当时房市已因价量关系异常而埋下反转危机。今年第二季有可能出现价涨量缩现象,但下半年交易量将因疫情趋缓而回温,因此,价量背离只可能出现在单季,不致破坏原有房市上升轨道。
(三)价量微增~房价涨幅收敛,动能限缩,房市惊惊涨格局:下半年若因疫情趋缓,量能势必回温,打房力道钝化,升息幅度明朗,利空讯息逐渐淡化,房价仍会维持在上升轨道,北台湾需求转强,全年房市将呈现价量微增,房价维持惊惊涨格局,此现象是2022年房市最有可能走势。
从价量增减、区域表现、市场需求、产品类别,分析全台房市走势
综观目前房市,从价量表现分析:市场正面临疫情扩散的严峻考验,虽然疫情高峰在五月,但由于交易时间与登记时间落差,因此影响交易量最大实际数据会落在六月,第二季有可能出现价量背离或俱跌的情况,第三季与第四季房市表现端看疫情趋缓、升息明朗化、打房利空出尽的环境下,交易量会有反弹契机,若下半年交易量反弹,全年交易量将维持在3%上下的微成长表现,房价涨幅也会比去年收敛。
从区域市场分析:全年房市值得观察的是台北市在疫情肆虐相当严重的情况下,五月交易量居然是六都唯一年增月增的城市,分别是11.7%、2.3%,主要理由是近年来大台北涨幅较温和,成屋市场几乎鲜少投资买盘,刚性需求支撑力道强劲,北台湾因疫情扩散较早,与疫情共存的适应力超前,活动力也较强,因此影响看屋量与成交量也较低,未来两年房市表现应该会倒过来,北台湾表现会优于南台湾。
全台各行政区将不会有全面大涨现象,蛋壳区将因补涨行情达到满足点而出现行情松动迹象,蛋白区端视区域的产业发展、交通建设决定房价走势强弱,台北市士科重划区,新北汐止、林口、新店、八里,桃竹区中路、青埔、竹北,台中北屯、水湳,台南仁德、归仁、永康,高雄楠梓、湾区……都是人口净流入且具有发展潜力的区域。
从需求面分析:首购市场动能趋缓、换屋需求受压抑、短线投资市场收敛,房市会呈现温和局面,首购与换屋需求仍是市场支撑主流,换屋市场因央行政策影响稍受压抑,但长线而言,市场动能要靠换屋刚性需求撑盘,尤其大台北四十年以上房屋趋半,一股强劲的换屋潮将是未来房市推动的稳固基础。
从产品面分析:成屋市场刚性需求仍强,预售市场因政策打房,短线投资客抛货,暂时影响市场行情,市场也朝向刚性需求推案,建商推案将逐渐由30坪上下,转而为45-70坪的规划方向发展。
而各区豪宅虽没恢復往日高点,但因税制与打房政策影响,购屋目的已朝向自住需求,市场走势稳健,台北市豪宅已站稳每坪二百万以上,新北豪宅市场较收敛,桃竹豪宅等级个案将因生活机能完善而有发挥空间,台中、台南、高雄的豪宅因与台北相比,价格落差相当大,在全台一日生活圈完整架构下,中南部未来豪宅市场较有想像空间,至于厂办市场在三年内仍未爆量状态下仍会维持稳健成长。
本文作者:李同荣/吉家网不动产创办人
(本文摘自《理财周刊1137期》)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