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抗病毒之战,我们创造了疫苗奇蹟,但疫苗诚可贵,要终结疫情、治疗长心冠,解药更关键。
当疫情大爆发时,能有效治疗非常重要。
地塞米松是从1950年代就开始使用的类固醇,可让新冠重症病患的死亡率减低将近三分之一,治疗方式其实有点违反直觉︰它会抑制免疫系统的防御反应。
为何要抑制免疫系统?新冠肺炎一旦过了感染初期,最危险的其实不是病毒,而是免疫系统对病毒的反应。
大部分人的免疫系统可在感染后的五、六天内,减少体内的病毒量。但之后免疫系统会变得过度活跃,引发激烈的发炎反应,称为「细胞介素风暴」,也就是各种讯号蜂拥而起,促使血管渗出大量体液,进入各个重要器官(新冠肺炎造成的这种渗漏特别会伤害肺部)。这种血管内体液流失的现象也会造成低血压的危险,进而引发器官衰竭和死亡。
然而,地塞米松有个缺点,如果患者太早使用,会在免疫系统应当全力阻止病毒复制的当头,抑制免疫系统。如此一来,会更容易出现併发症,或染上其他趁虚而入的病原。
抗病毒药瑞德西韦,原本是为了治疗C型肝炎和呼吸道融合病毒而研发的。后来的研究显示,瑞德西韦很明显有助于治疗病情尚未严重到需要住院的病患。但仍需要在患者发病早期以静脉注射治疗三天。
索托维(Sotrovimab)是从SARS病患体内取出分离后改造的单株抗体,可用来治疗目前已知所有的新冠变异株。这让我们有理由保持乐观,相信科学家将创造出可以作用在不同病毒变异株的广效抗体。
但新冠肺炎的抗体制作昂贵,也必须在有能力为病患注射的医疗单位使用,而且只能帮助刚确诊的病患。
为了拯救更多生命,许多研究人员开始寻找终极解药,也就是价格便宜、容易施用、可有效治疗不同变异株、能防止病患病情恶化的抗病毒药物。2021年底,这些努力终于有了成果。
默沙东研发出抗病毒的口服胶囊莫努匹拉韦(molnupiravir),可大幅降低高危险族群入院或死亡的风险。不久后,辉瑞推出第二种新冠口服药物帕斯洛韦(Paxlovid)。高风险病患若一有症状就服用,并佐以一种可延长药效的药物,病情恶化为重症或死亡的机率可减少将近90%。
当疫情发生,找到有效疗法非常关键。因为要让大部分人口都能接种疫苗需很长一段时间,尤其有些疫苗需要施打两剂,而且并非每个可以打疫苗的人都会选择接种疫苗,而有些接种过疫苗的人还是遭突破性感染,倘若出现疫苗无法预防的突变株,我们还是希望手边能有一些可用的疗法。
更何况有些病原会造成长期伤害,也就是所谓新冠长期症状(长新冠)。有些人感染新冠几个月后,症状依旧严重,包括呼吸困难、疲累、头痛、焦虑、抑郁、「脑雾」的认知障碍。就算是轻症也可能在好几周后造成发炎反应,不只影响肺部,也可能影响神经系统和血管。
有效治疗不仅可以降低医院的负荷,避免院内病患过多,造成排挤效应以致一些原本能存活的患者丧命,当更好的疗法可降低重症与死亡,政府就能放松对学校与商家的管制,减少对教育与经济的衝击。
结合疫苗、准确筛检、有效治疗、即时物资配送,新科学与新作为可以改变许多人的生命与生计。
(本文摘自《如何避免下一场大流行病》/天下杂志)
【内容简介】
被疫情改变的我们,应该如何掌握未来?这本书帮助你看清从台湾到世界,在这场世纪之疫危机背后的转变与契机。
为什么疫苗诚可贵,但解药才是终结疫情的关键?
为什么疫情大爆发时,便民快速的大量筛检是上策?
为什么救灾必须超前部署,保守行事会出大事?
为什么孩童的新冠感染率甚至比50岁以上成人还高?
为什么改善通风比喷酒精擦拭物品,更能预防新冠?
盖兹用新视角解答你所担心的问题,阐述与你息息相关的未来趋势。
不只要防疫,更要对生存环境保持敏锐。
新冠疫情衝击各行各业,造成许多人的生命与生计陷入双重危机,但疫情造成的恐慌与挑战,仍只有少部分被解决,绝大多数的问题都还没有答案。
盖兹结合全球顶尖专家的研发成果、非营利组织对抗致命疾病与传染病数十年的经验,以有理、有据的科学知识诠释被政治口水简化的重要资讯,揭露全球疫苗与药物最新发展,并提出前瞻预测与分析,帮助读者以全知视角,看见新冠疫情后,未来趋势的全貌。
这是人类社会遭到极大破坏的时期,
也是迸发巨大改变让未来变得更好的时期。
人们的命运相连,不论是个人、家庭、企业或政府,当疫情长浪来袭,经济与关系变得更脆弱时,创新的思维与做事方式,以及善用安全有效的最新科技,永远是对抗恐惧与处理危机最好的解方。
本书每章说明一个必要的防疫步骤,这些步骤加起来,就是终结大流行病威胁的整体计画,这个计画不只可避免坏事发生,更将加速卫生医疗、数位科技、元宇宙经济走向长期成长。
在科技与疫情催化下,数位应用在许多领域都开始突飞猛进,当前工作场所的变革,只是各个领域变化的前兆,数位化终将以各种方式改变所有人的生活,每个人都必须重新思考以往的做事方法。
最好的防疫政策,也是个人最大转型、各行业加速成长的契机;
个人、企业、政府,都需建立新能力,才能在未来生存与繁荣。
‧创新的防疫工具︰新技术不等于创新,新的诊断、治疗与疫苗皆需考虑安全与效用。
‧即时的疾病监测︰部署由流行病、大数据、物流等跨领域专家组成的常设专家团队。
‧完善的卫生体系︰医疗与公卫体系是阻止疫病演变为大流行病的最前线。
‧加速数位大转型︰具备数位能力,才能在疫后新局势存活。
新技术不等于创新,世纪之疫开启的各项创新,仍只有少数人能一窥全貌,盖兹帮助你做对选择与投资,成为新冠疫情后的新赢家。
【作者简介】
比尔‧盖兹 Bill Gates
科技人、企业领袖和慈善家,1975 年与儿时玩伴保罗.艾伦(Paul Allen)共同创办微软(Microsoft),目前担任盖兹基金会(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的共同会长,长达二十余年都致力于全球卫生与发展的工作,包括预防疫病大流行、消灭疾病、水质问题、公共卫生、卫生保健等议题。
有畅销书《如何避免气候灾难》等着作。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