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石油与天然气价格飙涨,加上各项供应链的壅塞状况难以缓解,使得制造晶片的原料、气体成本持续增加,有专家警告小型晶片厂将面临衝击,且原材料的价格短期间内难以下降。
日经亚洲评论报导,台湾李长荣集团李长荣化工集团总经理刘文龙(Vincent Liu)表示,「从2021年以来,许多金属与气体的价格都出现上涨,并开始为此做好准备,除了这些压力外,还有物流的成本,我们预估瓶颈要等到下半年才会缓解,甚至会延续至明年。」
晶片制造涉及数百种精心配置且高浓度的化学材料与气体,这材料约占晶片制造总成本的2成,然而过去这些材料并不会受到市场关注,因为它通常都能维持稳定的价格,不过自从新冠肺炎疫情、俄乌战争爆发及晶片需求暴导致供不应求的状况出现,情况就此改变。
此外,有不具名的业内人士透露,用来制造晶片的化学材料及气体,多数并无公开报价,不像金属有集中交易所能参考,这代表业者必须仰赖供应商报价,现阶段目前材料涨价已经衝击小型晶片厂,以光阻剂为例,台湾、大陆小型晶片商收到的报价已涨了2倍。
不仅如此,在原油、天然气的涨势趋缓前,晶片材料的价格也很难往下调整。
谘询机构Techcert执行长Lita Shon-Roy表示,「台积电、英特尔及三星等顶级经片商通常会跟供应链签下长期合约,受到影响的机会也比较低,小型厂商就会面临各种原料涨价的问题。」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