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将至,许多人喜爱在此刻喝下一杯杯沁凉的饮料,据调查,我国每年使用约40亿个一次用饮料杯,为从源头减量,环保署公告「一次用饮料杯限制使用对象及实施方式」并将从7月1日起实施,届时全台约500个连锁品牌、2万个连锁饮料店、连锁便利商店、连锁速食店及连锁超级市场在消费者自备饮料杯购买饮料时,就需要提至少5元价差,预估年减7000吨废弃物、5.8亿个饮料杯。

其中有许多业者已提前开跑,甚至不乏加码优惠,如统一超商在每月1号自带饮料杯加码现省7元、全家超商也从即日起实施自备饮料杯折5元、星巴克更提供自备饮料杯购买现场调制饮料享受10元回馈,而麦当劳及肯德基等连锁速食店业者也已提早实施。

环保署回收基管会执行秘书王岳斌表示,2020年曾经调查台湾使用一次用饮料杯数量达40亿个饮料杯,而且一次用饮料杯使用完后就要弃置,导致产生许多废弃物,环保署在2011年就实施自备循环杯应提供1至3元价差,但因价差不大,导致实际自备循环杯业者比率仅约6%,调查后发现如果提供5元价差,可望提高愿意自备循环杯意愿。

有业者代表表示,提早提供价差,发现参与的消费者达到原本的近5倍,王岳斌说,透过提供5元价差,估计约可减少每年废弃物7000吨、5.8亿个饮料杯,减碳量更可以相当于87座大安森林公园的吸收量,且使用自己的杯子更加卫生。

至于外传有业者因为要提供5元价差,甚至要因此涨价,王岳斌表示,自备优备5元,希望消费者自备饮料杯要自带环保杯、减少饮料使用,也减少饮料业者使用包材,帮其分担环境成本因此提供合理的优惠,会持续与业者及消费者沟通一起做环保、分担环境的负担。

王岳斌提醒业者,如果未遵守该实施方式提供5元价差,可处1200元至6000元罚锾,并要求限期改善。

#自备 #循环杯 #5元价差 #环保署 #减量5.8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