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鲤产业开发客源结合大学设计文创产品贴近年轻人。(吕筱蝉摄)
锦鲤产业开发客源结合大学设计文创产品贴近年轻人。(吕筱蝉摄)

桃园市锦鲤产业曾经蓬勃发展,却因养殖环境与产业没落,至今只剩屈指可数的锦鲤场,龙潭区三和青创基地内的佳河锦鲤园业者黄承绍培育多达40多种龙凤锦鲤新品种,透过青年事务局社区与设计人才媒合,由中原大学商业设计系学生开发出锦鲤袜、抱枕、「鱼」伞、御守、门帘、龙潭茶联名包装等创意商品,将传统锦鲤产业用不同方式推广给年轻族群。

黄承绍因为大伯养锦鲤,耳濡目染之下也对养鱼有浓厚兴趣,早期他养食用鱼,后来台湾养殖锦鲤曾盛极一时,从日本引进种鱼后,他与自己养的锦鲤交配,成为可在鱼缸里饲养的新品种龙凤锦鲤,鱼鳍长在水中飘逸特别迷人。但养锦鲤并非一帆风顺,不少客人只欣赏不买鱼,目前除积极推广亲子游程以外,也面临客群开发问题。

为协助解决困境,中原商设系老师黄文宗带领硕士生开发文创商品,设计者粘婉芸以「鲤跃龙门」、「如鱼得水」等吉祥语设计御守及口罩,以锦鲤花纹为构想,搭配水纹、祥云等符号意象呈现;柯柔瑄为了让更多人认识锦鲤的种类,以「锦鲤图鑑」为设计概念,将10种常见与稀有的鱼种印制在T恤及提袋上。另外还有林暐娟以龙潭鲁冰花与茶花发想设计出锦鲤袜,一款穿上去脚会变成锦鲤,另一款则是脚被锦鲤吃掉,非常逗趣。

大学部一年级学生则融入龙潭客家意象,以「锦鲤花布」为题各自发想创意,最后选出优选设计制作成抱枕、衣服、手提袋、饮料提袋、「鱼」伞等成品。

三和青创基地执行长廖缃翎说,中原师生在色彩应用上结合文创概念进行发想,让大家看到各式不同于以往死板的锦鲤造型意象,未来希望这些设计量产成为龙潭区独一无二的伴手礼。

#锦鲤 #开发 #设计 #产业 #龙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