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艺结合雕塑、绘画与工艺,成为重要艺术文化资产,国内漆艺协会及创作者发起将7月7日定为「台湾漆艺日」,首度举办庆祝活动,并且种植漆树象徵传承生生不息,希望促进台湾漆艺的自主性、原创性与永续发展。
台湾漆工艺发展可回溯到1916年的「山中工艺所」,由陈火庆、赖高山、王清霜等漆艺界前辈,及后续的相关协会组织推动而开枝散叶。1921年,日本人引进安南漆树来台,开发出具台湾在地风土色彩的「蓬莱涂漆器」,成为当时重要的产业观光产品;台湾光復后到1970年代,是台湾漆产业蓬勃发展的鼎盛时期。
1980年代后,塑胶取代漆器产品,伴随经济起飞带动产业结构改变、工资高涨等环境因素,至1990年代后,漆产业萎缩殆尽,国内使用的漆材料多数仰赖进口。
台湾漆艺日首度盛会,包括漆工艺人间国宝王清霜及黄丽淑、台湾漆艺协会、台湾漆文化协会、蓬莱涂协会、葫芦墩漆艺协会、台中市漆艺协会、丰原漆艺博物馆、台湾工艺之家协会、台湾顶极工艺协会、台湾工艺联盟总会都共襄盛举。
台湾漆艺日定在7月7日,取其与漆同音;人间国宝黄丽淑表示,订定台湾漆艺日,对漆艺人而言是极大的支持与鼓舞,相信未来不论在技术性及知识性领域,会有更多属于漆艺的舞台。
台湾漆艺日发起筹备委员会召集人王贤民表示,希望所有漆艺人铭记每年7月7日为台湾漆艺日,并在这天回到漆艺的「娘家」工艺中心,互相分享交流创作心得。
国立台湾工艺研究发展中心主任张仁吉表示,台湾漆艺日图徽以7道漆痕交互的线条,象徵7月7日也呈现漆艺丰沛的生命力,以及工艺创作及人才逐渐累积,代表承先启后与归属感。目前,漆艺材料缺乏在地自足性,国内已少有人能自行炼漆,整体漆产业面临人力老化趋势,因此,未来将以健全台湾漆艺产业生态系为目标,推动漆树復育与在地人才育成,创造漆艺在地价值链和永续传承,提升漆艺发展的自主性与竞争力,进而促成台湾漆工艺的文化产业输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