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聚乐社一组成立于约清治咸丰年间,2019年由文化部正式登录为无形文化资产,基隆市文化局也启动保存维护与推广计画。今日晚上6时许于海洋广场举办成果展,另由市长林右昌颁赠纪念绣旗,敬祝迈入下一个百年。
文化局长陈静萍表示,基隆聚乐社一组为基隆北管福禄派聚乐社系统的创始团体,以庆安宫与城隍庙为据点,过去成员生活、工作大多匯集于崁仔顶附近,随时代产业变迁,艺员出走逐渐凋零,聚乐社一组仍坚持传统,定期排练出阵,在诸多前辈努力下,成为目前基隆少数持续运作的北管轩社,且于2019年5月10日正式登录为,基隆市无形文化资产中传统表演艺术保存团体。
陈静萍提及,2020年文化局启动合作计画,进行北管音乐的传承与活化,举办传习课程,盼技艺得以延续,持续以「落实保存维护机制」与「积极培育传承人才」为2大主轴,守护、传承逐渐凋零的基隆北管音乐;今年参与的艺生,最小的学员年仅12岁,年龄级距横跨12岁至88岁。
基隆聚乐社一组今天晚上于海洋广场举办「西秦盛典」,将颁赠纪念绣旗。文化资产科长郭丽雅说,这次特别商洽已传承三代、超过80年歷史的「联辉绣庄」,制作绣旗,且为呼应聚乐社一组起源于崁仔顶,也将海洋鱼虾元素纳入设计,期盼该绣旗带出市府对百年无形文化资产的支持与重视。
此外,为恭祝西秦王爷圣诞千秋,这次扩大举办「西秦盛典」,除演出外,更有「北管有奖徵答」,透过问答方式带领民眾认识聚乐社歷史、北管乐器、子弟文化,以及基隆市重要民俗渊源等,让民眾深入了解台湾北管文化与土地的关联与情感。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