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恐出现极端高温,部分地区可能创今年高温纪录,中国医药大学新竹附设医院中医师邹晓玲提醒,暑邪的特性是耗气又伤津,所以会出现疲倦、四肢无力、口渴、口乾舌燥,甚至昏厥出现。因此,外出一定要多喝水,补充水分注意防晒,如果感到身体不适,儘快远离高温环境。
中暑分为阳暑和阴暑两种类型,邹晓玲解释,阳暑发生的特性是在烈日之下,长期的奔波劳动或是运动,例如需要站岗的警察人员、农夫、跑马拉松或长途骑自行车的选手等,因为长时间在烈日下曝晒,大量流汗,水分补充不足,所以容易造成中暑,阳暑的症状表现是身体发高热,非常口渴,流很多的汗,甚至四肢无力或晕倒。
阳暑病症的人,首先要儘快远离高热的环境,到阴凉的地方休息,如果身上穿着厚重或是闷热不透气的衣服,可以先宽松衣服让身体顺利透气,并且补充水分,或是运动饮料,以维持身体电解质的平衡。
也可以透过医师刮痧的方式来缓解中暑,刮痧沿着脊椎骨两旁的膀胱经,从脖子由上往下顺着肌肉走向刮,背部皮肤会出现砂点,刮痧完建议也要补充温开水。
另一种中暑称为阴暑,主要发生在炎热的天气下频繁进出冷气房,太阳之下流了很多汗,一进到冷气房很冷,身体的毛细孔和微血管急速的紧缩,造成身体的热无法散出而中暑。邹晓玲指出,阴暑会出现轻微发烧、头晕、疲倦、噁心反胃等现象。平常比较少运动或是容易疲倦气虚型的人,比较会出现阴暑的状况。
要改善阴暑症状,进出冷气房,建议渐进式地调整冷气温度,并穿上薄外套或戴顶帽子,以免毛孔急速受寒而紧缩不利体热的排出。想要清暑降火气,可以选用绿豆、薏仁、莲子等药材烹饪,或是能生津止渴的乌梅汁、柠檬汁等酸酸甜甜的饮品,都是适合夏天的食疗。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