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基金会从前端推「槟榔废园转作计画」、结合公私单位推动「预防口腔癌」,降低导致口腔癌的因子,到后端透过社工、治疗师、护理师等专业团队提供「生心理重建服务」。(阳光基金会提供/林良齐台北传真)
阳光基金会从前端推「槟榔废园转作计画」、结合公私单位推动「预防口腔癌」,降低导致口腔癌的因子,到后端透过社工、治疗师、护理师等专业团队提供「生心理重建服务」。(阳光基金会提供/林良齐台北传真)

据2019年卫福部癌症登记报告显示,台湾每2.6小时就有一人因口腔癌死亡,其中9成口腔癌病友有嚼槟习惯。阳光基金会除了提供生心理重建服务积极改善病友生活品质,另一方面从源头降低口腔癌发生,加紧推动槟榔废园转作计画,积极向槟榔农说明嚼槟与口腔癌的危害,想方设法让转作农民即使不种槟榔仍能维持生计,迄今已成功辅导近40公顷槟榔园转型。

阳光基金会执行长舒静娴表示,40至59岁劳动男性往往因为工作需求,靠槟榔提神、御寒,但若患有口腔癌倒下后家庭陷多重困境。如从事鹰架、模板工作的阿茂,每日早出晚归工作养活一家五口。年轻时为学技术与师傅相请菸酒槟榔搏感情,八年前40岁的他却罹患口腔癌第四期一夕倒下,当时三个孩子还在念书,仅靠太太在饮料店打工收入勉力支持家计。阳光基金会得知阿茂困境,紧急连结营养补助缓解其经济压力,也安排治疗师提供阿茂居家復健与护理、工作能力强化与体适能训练服务,帮助他逐步恢復体能、口语沟通能力。

另一方面,为了从源头杜绝病根,阳光基金会也积极向槟榔农说明嚼槟与口腔癌的危害。农业专业出身的阳光废园辅导员小明老师,独自跑遍全台山林,苦口婆心劝说槟榔农响应废园,透过技术谘询服务无偿辅导农民克服废园障碍,阳光基金会也汇整实战经验出版槟榔废园手册,至今已成功辅导近40公顷槟榔园转型。

阳光基金会从前端推「槟榔废园转作计画」、结合公私单位推动「预防口腔癌」,降低导致口腔癌的因子,到后端透过社工、治疗师、护理师等专业团队提供「生心理重建服务」,帮助病友在营养、復健、心理、经济等方面获得支持。捐款可洽阳光基金会官网。

#口腔癌 #槟榔 #阳光基金会 #废园 #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