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一名11岁男童经常打喷嚏,而且一打就停不下来,带去看耳鼻喉科也治不好,直到求诊肝胆肠胃科,才发现打喷嚏竟与肠道有关,医师判断可能是「肠漏症」导致,要求男童暂时别停吃3大过敏原食物,后续开益生菌给男童服用,经过半年治疗便好转。
肝胆肠胃科医师萧敦仁在节目《健康好生活》分享,一名11岁男童时常打喷嚏,而且状况非常严重,甚至影响到同学听课,身上还冒出疹子,家长带孩子看耳鼻喉科,医师诊断是过敏性鼻炎,开类固醇给他,状况虽有短暂好转,但没多久又復发,带去看皮肤科,医师则研判患异位性皮肤炎,经过药物治疗依旧治标不治本。
男童家长看了健康类节目后,认为孩子可能是肠道问题,因此向萧敦仁医师求诊,他起初还很疑惑,觉得鼻炎问何找肠胃科治疗,听了男童的病况后,推断可能是「肠漏症」导致,由于大肠内存在许多细菌,若肠子内菌量不平衡,会使肠黏膜出问题,产生小缝隙,造成肠漏症,当过敏原食物透过缝隙进入体内,就会使患者出现过敏症状。
由于过敏原检验报告2周后才出炉,医师先让男童别吃3大过敏原食物「牛奶、鸡蛋、麵粉」,并开立抗组织胺给他,之后状况确实好转很多,而报告指出,男童过敏原超过30种,包括牛奶、麵粉、鸡蛋,萧敦仁医师后续开益生菌给男童服用,肠黏膜的隙缝修补好后,过了半年身体没症状,连过敏原食物也能吃。
但为何会发生肠漏症?萧敦仁医师解释,案例中的男童先前常感冒,看小儿科时,医师难免会开立抗生素,用来消灭坏菌,但一不小心也可能清除好菌,因此造成肠道菌相不平衡的状况,也就会产生肠漏症,所以可以补充益生菌,使肠道菌丛平衡。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