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癌「褐根病」泛滥,大安区新龙公园7月底凌晨路树倒塌,把居民吓醒,台北市议员简舒培16日指出,若这发生在白天下午,后果不堪设想,要求严管,公园处表示,未来会补充巡查人力,由原本55位增加至115位,并强化巡查人员教育训练,定期办理树木健检。

简舒培指出,7月30日凌晨大安区新龙公园路树倒塌,压垮旁边车子,也把居民吓醒,若这发生在白天下午,后果不堪设想,且公园附近有幼儿园跟托老中心,是居民重要活动场所,她也质疑,虽然公园处立即来处理,「难道要等到树倒我们才发现褐根病?」

简舒培也表示,根据资料,2018年至今共有457颗树木突然倒塌,其中217颗是因染上褐根病、占将近半数,若细看染病树倒分布区,前三名为松山区37颗、内湖区32颗、大安区22颗,但这是已经发现问题的,若没发现的恐仍暗藏在公园、分隔岛上。

台北市议员耿葳调查发现,北市树倒案件造成多辆汽、机车甚至民宅惨遭压毁,九成路树倒塌都是因褐根病,且公园处从2018年至2022年5年间,投入褐根病防治、行道树巡查及树木健检等相关标案预算超过4.9亿,但树倒案件仍节节高升。

耿葳指出,2018年到2022年7月底已发生457件树倒,一半以上还发生在公园内,总车损高达103台,赔偿金额累积到554万多,当中还有18辆车的赔偿金额没谈妥,预估整体赔偿金额恐破千万。

耿葳也表示,台北市行道树有8.8万株,目前巡树人力为24人,一个人一周平均要顾3667株树,公园绿地树木则有18万株,巡查人力91人,平均一人顾1978颗树,根本不可能落实每颗树一个月被巡查一次的规范,巡树维护人力不足,北市府应思考改善。

公园处表示,针对树木倾倒问题,未来会补充巡查人力由原本55位增加至115位,并强化巡查人员教育训练、定期办理树木健检、改善树木栖地环境等,目前也掌握台北市52处褐根病热区,对疑似罹患褐根病树木加强巡查,巡查频率由每月1次提升至每月2次。

#褐根病 #树木 #树倒 #巡查 #台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