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晶片业发展先进制程频频受到阻碍,近期美国更限制用来开发3奈米以下晶片的EDA软体出口,使得大陆晶片业再遇打击,这也让本土EDA业者能否派上用场成为讨论焦点,但在落后数十年的状况下该如何追赶?有专家提到,本土EDA产业採取「重点突破、局部创新」会是最主要的策略。
目前全球EDA市场被欧美厂商垄断,研究机构TrendForce去年数据显示,前三大巨头分别是新思科技(Synopsys)的32%、益华电脑(Cadence)的30%及西门子(Siemens)的13%,合计市占率将近8成。
反观,大陆本土EDA厂商起步较晚,投资金额与人才库也相对不足,龙头华大九天在2019至2021年期间的总投资金额仅占新思科技、益华电脑等大厂的0.99%至4.21%左右,而任职于大陆EDA产业的总人数约为4千人,但仅三分之一在本土企业,高阶人才为了职涯考量,会优先选择外国企业。
面临欧美厂商可能「断供」的状况,本土EDA又该如何突围?华大九天表示,「新兴EDA产业若想突破国际EDA巨头在全部流程的垄断,必须重点突破关键环节或对局部流程进行创新,为客户创造优于现有方案的价值,才可能获得国际认可与商业回报。」
重点突破、局部创新也成为大陆EDA厂商生存的方向,上海芯瑞微电子科技技术总监何建华则说,公司为客户制定解决方案时,就会依照轻重缓急进行分类,「像我们的客户很在乎精确度与效率,那我们在研发时就会优先解决这两种问题,次要指标就会先缓一缓。」
何建华也喊话,希望客户能给本土厂商信心与包容,「我们一直关注客户的需求并持续创新,但在这个阶段还是需要产业相关企业更多包容与支持,毕竟很难在短时间内追上别人数十年的累积。」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