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团今年4月模拟淡水河垃圾漂流实验,发现垃圾并不完全沿河道「顺流而下」,反而会因为潮汐「逆流而上」。淡水河以新庄、三重沿岸为漂流垃圾搁浅热点。
台湾湛蓝海洋联盟获海洋保育署「111年海洋保育在地守护计画」补助,与澄洋环境顾问、民权国中和在地木造帆船推广社团合作,共同规划与执行淡水河漂流物实验,今天公布研究成果。
团队参考国外相关研究,以手掌大小、可自然分解的木片,模拟河道里常见的宝特瓶、塑胶袋等生活垃圾,由民权国中师生协助标记,于淡水河左右岸共投放1000片木片,观察木片漂流、堆积与搁浅的热点;团队还投放3个GPS浮标,记录漂流轨迹。
澄洋环境顾问执行长顏寧说明,团队今年4月于台北桥、忠孝码头、大稻埕等7个投放点,投放隔天进行回收,共回收226片,搁浅比率达93%;GPS浮标的部分,只有1台顺利测得轨迹,2台仅漂流10公尺就搁浅。
根据回收木片点进行统计,有99%在5公里内搁浅,31%在1公里内搁浅,最短的仅漂流4公尺,最长漂流距离约6公里。收回的木片中,有82%往投放点上游处搁浅,18%于下游处;93%在左岸,7%在右岸。
顏寧指出,木片的投放结果与GPS轨迹相符,一开始虽然会顺着河流往下,但涨潮后却反而「逆流而上」,最后反而是搁浅在上游处。
顏寧认为,风与潮汐会造成木片堆积在少数热点,本次结果大多数的木片堆积在淡水河左侧的新庄、三重沿岸,同时也发现许多垃圾、死鱼等,建议主管机关可纳入热点来加强清理。
至于其他未寻获的木片,顏寧表示,由于团队也有在八里、淡水出海口试图步行回收,却并未寻获,推测除了部分入海外,很大一部分可能随着涨潮、泥沙掩盖等原因,还是存在于河道中。
值得一提的是,顏寧指出,由于木片上印有通报网址与编号,直到8月初仍有民眾回报、回收10片,7片仍在淡水河流域中,其中1片最远漂了130公里到宜兰礁溪,其次则是基隆和平岛。(编辑:张雅净)1110824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