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疫后景气重振、经济建设商机,韩国政府聚焦具未来永续性、亲环境的智慧城市及核电等永续能源基础建设市场,集结国内半导体、文化产业能量,希望协助韩国营建业发展海外市场第二春。

韩国国土交通部举办的国际基础建设合作会议(Global Infrastructure Cooperation Conference,GICC)今天时隔3年在首尔登场,邀集来自中东、亚洲、中南美洲、非洲等地区15国人士参与,并新设国土部长与各国营建业者直接对话环节,商讨各国基础建设需求与可能合作方向。

韩国国土部长元喜龙在开幕致词中指出,韩国在战后积极投入道路、铁路、住宅、水资源及电力等各种基础建设,奠定国家经济基础,也成为营建业者进军海外市场的技术能力证明,自1965年首次进入海外建设市场以来,韩国业者积极参与多国基础建设工程,获优良评价。

元喜龙说,韩国当前面临经济危机,国际不确定性加剧,营建业有必要与IT、半导体、文化产业等其他产业结合,以过去累积的传统基础建设经验为基础,推出结合都市与生活、硬体与软体的K-智慧基础建设。

GICC是韩国最大国际基础建设相关活动,自2013年起开办以来邀集海外主要招标单位、开发银行及工程企业参与,分享及讨论各国开发计画现况,从政府层级促成韩国营建业在海外市场的合作机会,前两年因COVID-19疫情影响未能举办实体活动,今年重启实体会议,特别与2022智慧基础建设EXPO合作,聚焦介绍智慧基础建设技术及产业趋势。

元喜龙在下午接受外媒联访时,就中央社记者提问表示,受到国际经济情势影响,韩国营建业者海外接单金额在2010年达到700亿美元高点后开始下滑,疫情爆发后更是缩减至300亿美元左右,但在后疫情时代景气恢復过程中,各国对气候变迁、数位化等具未来价值的大型建设计画需求涌现,都是韩国积极挑战的机会。

根据国际市场调查机构IHS markit统计,去年海外建设市场规模达10.9兆美元,较前一年成长10.7%,今年预期将再成长5.5%,达到11.5兆美元规模。

元喜龙指出,韩国过去在国际建设市场中具高度价格竞争力、劳动力优势,在高度经济发展下也具有都市建设、产业园区的丰富经验,都是争取海外订单的优势;韩国当局也瞄准预期将有10%以上成长的中东地区,要组成「韩国队」,倾全国产官学界技术推出符合海外市场需求的永续性综合建设提案。

韩国政府将核电厂及智慧城市建设视为开启海外建设市场第二春的重点项目,元喜龙说明,国际油价飙升及战争带来的能源危机,使核电等自有能源建设需求大增,沙乌地阿拉伯、埃及、欧洲等地都有相关计画需求;智慧都市则锁定印尼、沙乌地阿拉伯等国的国家级亲环境都市计画。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活动也邀请到韩国知名经纪公司SM娱乐创办人李秀满发表演说,昭示韩国营建业与文化产业的合作。李秀满表示,未来建设将是体现人类创造性的载具,「未来的城市必须成为人类最棒的创作」,期待韩国文化产业的软实力与营建业的融合成果。

#韩国 #营建业 #建设 #基础建设 #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