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中山大学29日举行医学院揭牌典礼暨服务学习联盟签署仪式,副总统赖清德、总统府国策顾问赖春生、国家人权委员会主任委员陈菊及立法委员刘世芳等人皆出席共襄盛举。中山大学校长郑英耀强调,中山大学医学院採美国哈佛医学院临床实习模式,除结盟4家医学中心—高雄荣总、高雄长庚、臺南奇美及高医作为教学医院,今也与卫福部旗山医院、澎湖医院、花东高屏澎等医疗院所合作,缔结服务学习联盟,致力成为「南臺湾跨域良医的摇篮」与「医疗平权最坚强的守护者」。
副总统赖清德指出,对中山大学医学院的成立寄予厚望,充满信心。透过医学专业教育,培养医学生乐观、积极、正面的态度,也能激发医学生的爱心与责任感,培养视病如亲、视民眾健康为己任的医疗服务精神非常重要。期待中山大学医学院达致人才培育、南北医疗平衡及医疗平权的重要目标。他说,医学生除了专业教育,也要有人文、歷史,甚至体育、科技的薰陶,才有成熟的人格,在遭遇挑战时才能面对有方。此外,以人为本的教育也非常重要,医师的医疗教育一定要以病人为本,这时医生提供的医疗服务就不仅是医疗检验等治疗方式,不是只看数据的医匠,而是以病人为整体,不分种族、贵贱、阶级,提供病人最好的医疗。
国家人权委员会主任委员陈菊表示,长期以来,高屏澎医疗人力不足,反映出臺湾南北医疗资源失衡的状况,尤其偏乡医疗资源的匮乏,更是急需提升与解决的问题。为此,中山大学在郑英耀校长的带领下,积极筹设医学院,并结合中山大学既有的材料、资工、电机等科系研究能量,目的除了改善与缩短南北区域医疗资源差异外,更要开拓医疗领域,培育有别于传统医学院的跨域医学人才。陈菊说,包括高雄市几名立委,也跟中山大学一起努力,当然还有南臺湾、东臺湾,甚至是离岛澎湖医界以及社会各界贤达的支持与鼓励,虽然中山大学医学院成立的过程几经波折,但在眾人齐心合作下,终于成就这桩美事。
「中山大学医学院的成立,象徵平衡南臺湾,高雄、屏东、臺东、澎湖的医师培训资源往前迈进一大步!」立法委员刘世芳表示,未来的医学系与医学发展需结合医学科技,医学生的责任重大。尤其在公共衞生方面,包含偏乡、山地、海边的医疗资源及教学质量的增程,配合国家卫福医疗政策,透过中山大学培育跨域良医,确保基层人民健康保障与弱势族群健康服务的权益。
中山大学学士后医学系致力「医疗无偏乡」,为宣示医疗平权服务理念,今日同步成立「中山大学马雅各医疗服务团」,获赖副总统授旗,由校长郑英耀、首任医学院院长余明隆、后医系主任陈彦旭接旗,并共同为医学院医疗服务团象徵意象「马雅各之路」镇院之画进行揭画仪式。本画作由当代画家洪根深教授创作,由神准科技董事长蔡文河、荣铭内科诊所院长杨荣铭及中华民国人寿保险商业同业公会理事长陈慧游共同捐赠。中山大学也正式宣示,未来将以高雄为臺湾西方医学的起源及人文精神,以马雅各之路为医学教育永续发展赋予全新的生命与意义。
中山大学学士后医学系于今年3月获卫福部核予23名公费生名额,招生名额全满,并于同年8月1日成立医学院,成为高屏澎第一所具医学院系、培育公医的国立大学。除新成立的学士后医学系,包括原隶属理学院的生物医学研究所、医学科技研究所、生技医药研究所、精准医学研究所及临床医学科学博士学位学程,均调整至新成立的医学院编制内。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