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台中50岁张男因罹患心臟衰竭,活动时变得易喘,影响日常作息,经亚大医復健科医师安排离心型脚踏车训练,大幅提升心肺功能,更表示「已准备揪朋友爬山」;亚大物治系助教黄郁洁指出,离心运动对心肺负担低却能有效强健心肺,适合年长者及心肺疾病患者。
据了解,张男目前50岁,罹患心臟衰竭,体力大不如前且易喘,表示「爬1层楼就得坐下喘气休息5分钟」,不但严重影响作息也令他对生活产生倦怠感,积极赴亚大医復健科进行心肺復健;物理治疗师及医师评估后,建议张男进行与亚洲大学物理治疗学系合作的离心型脚踏车训练。
亚洲大学附属医院復健部长周立伟指出,原先张男十分积极、规律地回诊进行復健,但传统向心型脚踏车训练,较易喘气及疲累,让张男无法适应;离心型脚踏车训练疲累感较轻,经两个月的训练,张男的体能渐入佳境。张男兴奋表示,现在在家中1次爬3层楼都不是问题,更打算相揪朋友爬山。
亚洲大学物理治疗学系助理教授黄郁洁指出,肌肉收缩、靠近身体称为「向心」,肌肉拉长、远离身体则称为「离心」,离心脚踏车是以「反踩」方式训练,达到轻度復健的效果。也表示,离心运动对心肺负担较低,但更好帮助肌肉强健,对易喘或没有多余体力的老年人或心肺疾病患者来说,离心型运动是较有效且舒服的运动训练模式。
周立伟也说明,医学上无「治癒」心臟衰竭的药,因此心臟復健是治疗中的关键。虽门诊復健会受到时间及空间限制,但这类患者不适合自行在家训练,危险度较高,医院有復健科医师及物理治疗师能为病人量身订做安全、有效的復健计画,并及时监测运动状况,能帮助患者更乐于接受復健治疗。
周立伟强调,心肺功能不佳的患者如心肌梗塞、心臟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气喘等,出院后的前3个月是「心肺復健」最重要的黄金期,建议患者及家属能在这个时期能透过积极运动復健,将心肺耐力拉到最好的状态,才能循序渐进回到原来生活步调,避免后续病情恶化。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