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艺人「予予」接连送别父母,父亲患有糖尿病、长期洗肾,病痛缠身10多年,父亲面对不可逆病情,多次抱怨很痛苦,直到进入安寧病房,「我忘不了爸爸感激的眼神,我相信他是笑着离开的」,母亲后来也因卵巢癌末期住进安寧病房,在睡梦中离世。
每年10月第2个星期六是「世界安寧日」,奇美医学中心缓和医疗中心是全台最大的居家安寧照顾团队,有11名医生、14名护理师,14年来服务6488位居家安寧案例。
奇美医学中心缓和医疗中心主任柯献钦指出,全球临终关怀和缓和治疗联盟宣布今年世界安寧日主题为「疗癒心灵和社区」,奇美医今年工作重点之一在于推广社区机构安寧,因为人口老化、少子化与家庭结构的改变,长照机构已经成为许多老人的第二个家,如何协助住民在机构安养到善终是重要的议题。
奇美医院院长林宏荣强调,「安寧幸福到终老」是一直以来努力的方向,希望能提升患者末期生命品质,并推广病人自主权预立医嘱谘商,医护人员也走进长照机构及家庭,为病人及家属带来更好的照护和医疗。医疗副院长郭行道表示,人生走到最后仍能保有尊严、和家人在一起,对病患与家属都很重要,安寧缓和医疗不只照顾身体也照顾心理,希望在最后一哩路,圆满更多人的人生。
街头艺人「予予」今天分享双亲接受安寧病房缓和医疗的故事,她多次以「小天使」形容医护人员,「感谢小天使们让爸爸最后一段路身心灵,都很舒服…」。她说,父亲病痛缠身10几年,经歷糖尿病双脚截肢、洗肾、心臟衰竭、胃出血、失智、呼吸衰竭等,她以为积极救他、不放弃是为他好,直到有天爸爸问她「活得很痛苦,要怎样才能不痛离开?」
予予说,她上网找资料,才发现原来电击跟插管很痛苦,「谢谢爸爸帮我上了宝贵一课」,她和母亲也因此都做了预立医疗决定,为人生最后一段路做主。她说,爸爸离世后,妈妈卵巢癌復发还引发心肌梗塞,「她非常坚定要去安寧病房好好休息」,最后一刻洗完头、洗完澡、泡脚按摩,入睡离世,「我的爸爸妈妈去更好的地方旅行了,我也没有遗憾了。」
柯献钦表示,缓和医疗中心服务对象包含癌症、非癌症、急重症等,不局限癌末病人,医院同时也配合卫福部推广安寧缓和医疗社区照护模式,每月长照机构安寧居家服务人次约200人次,也与5家基层院所合作提供居家安寧疗护服务,共同建构以病人为中心的社区安寧缓和医疗照护网络。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