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生活步调紧张,狼吞虎咽的进食方式,可能是无法减重或常过敏的重要原因,营养师表示,咀嚼可以刺激大脑的饱食中枢,以避免吃进过量食物,此外,若未将食物咀嚼成小分子,人体肠黏膜会将之这些未充分消化的大分子视为外来物、过敏原,还会引发慢性发炎及过敏反应,因此建议建议一口饭都要咀嚼20下,即使是软烂类食物,也应停留在口腔一段时间,以免因消化不良而引起胀气问题。
营养师廖容绮在其脸书表示,咀嚼对人体影响有4个关键。首先,在消化部分,因消化道从口腔、食道、胃、肝臟、小肠等,需要团队合作,首先口腔是第一棒,若未充分咀嚼、切割食物,后续的消化器官工作负担大,「咀嚼会刺激唾液中淀粉酶的分泌,初步消化食物,」因此即便是液体或软烂的食物,也应停留在口腔一段时间,若呼噜呼噜地吞下肚,很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进而引发胀气。
第二则是可以预防过敏。她表示,因为未咀嚼时间太短,无法将食物咀嚼分解成小分子时,人体的肠黏膜要吸收营养时,会把这些未充分消化的大分子误认为外来物质、视同过敏原,不但无法这些食物的营养素,还会引发慢性发炎及过敏问题。
第三是透过咀嚼才能产生饱足感。她表示,咀嚼可以刺激大脑的饱食中枢,饱食中枢发出讯号,让人感到满足感,能避免吃进过量食物,「建议一口20下并拉长用餐时间到20分钟以上。」
最后则是有意识的咀嚼才能品嚐食物的味道,透过咀嚼,食物停在口腔的时间久,才能让舌头上的味蕾品嚐食物的滋味。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