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病人到心臟科看诊时,医师过去均先询问是否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例如抽菸、高血压等,但有心臟科医师提醒,新冠肺炎成为更棘手的风险因子,有研究指出,确诊一周内心肌梗塞、中风等动脉血栓的发生机率增加21倍,即使到了确诊49周,仍比未确诊者增加3成以上的风险。
中华民国心臟医学会专科指导医师、宇平诊所院长刘中平在脸书表示,过去医界多认为抽菸、高血压、糖尿病等是罹患心臟疾病的高危险因子,除了去年(2021年)瑞典发现,确诊会增加心肌梗塞和脑中风的危险,今年在美国心臟学会更发表一项针对英国4,800万成人的研究显示,罹患新冠肺炎后,人体发生动脉和静脉血栓的机会明显增高,而且这个危险会持续一年之久。
刘中平表示,该研究显示,确诊一周内发生动脉血栓的机会增加21倍,可能发生心肌梗塞、脑中风、眼中风、甚至脊椎动脉栓塞的情况;即使到了确诊后49周,还是比没有确诊的人增加3成以上的风险。「确诊后一周内发生静脉栓塞的机会增加33倍,可能发生肺栓塞、肝臟栓塞、脑栓塞、下肢静脉栓塞的情况,确诊后49周仍然有80%以上的危险。」
刘中平并表示,如此看来,确诊后增加的风险性颇高,甚至比长期抽菸的人还危险,看来染疫后除了前两周不舒服之外,长期的健康都可能受影响。
他表示,目前国外的医生已建议确诊后的患者必须评估其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并且应该考虑给予预防性的药物治疗,「希望大家尽量接种新冠疫苗,尽量不要染疫,以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