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今年开卖的建案平均公设比达到35.9%,超越2020年35.2%、创下史上新高。北市建案公设比飙高的主因,在于今年建地面积100坪以下的迷你基地建案较多,而这类建案几乎都是危老重建案;公设比逾40%以上的建案当中,迷你基地建案比率高达六成七。

住展杂志研发长何世昌表示,由于今年台北市100坪以下的迷你基地建案数较多,导致公设比攀高的速度远高于往年,不过,新北市的建商却极度克制,不仅显示双北建商公设比拿捏呈现高度落差,也透露两地消费者对公设比%数接受度并不一致。

何世昌分析,迷你基地建案公设比偏高,关键因素有二,一来是社区户数少,每户需分摊较多的公共设施面积;二来是这类建案都是危老重建案,地主分回的条件通常不差,业者若想维持利润,往往会把免计容积用到上限,公设坪数因此偏高。

新北市新建案公设比由去年高峰33.9%回落至今年的33.8%,并没有再往上成长,可能与建商普遍较克制,以及迷你基地建案数量较少有关。

观察新北市建案公设比分布状况,可以发现超过八成建案公设比都控制在35%以下,35%以上的建案比例不到二成,且公设比逾40%的建案比例仅约2%,代表新北市建商规画建案时对公设比拿捏共识度极高,而背后关键恐怕是消费者对高公设比建案接受度甚低所致。

何世昌认为,一般谈到公设比,多数消费者便联想到休閒公设,而休閒公设并非万恶,若规画得宜可以提升生活品质和附加价值,且若公设比合理,消费者也多能接受。业者如果能依目标客层规画适合的公设,肯定能为建案大加分。

#公设比 #建案 #建案公设 #迷你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