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台大分院生医医院第2期研究大楼暨国际医疗中心新建工程,在国内原物料上涨,3年来已连续流标6次,原因是中央要负担7成经费,并未随物价调整给予补助,台大被「放生」后只能缩减工项,将办理第7次发包,但经费还差8亿元。
立法院环卫召集人林为洲27日带队到生医医院2期工程预定地现勘,台大工务室主任高升敬说明2期工程预定地1400坪,新建地下2层、地上9层的大楼经费13.6亿元,2020年底招标到今年5月都没有厂商来投标,已流标6次。
流标原因是,国内疫情发生后,营建物价和工资飙涨,2期工程预算及工期不足,招标资料未加入物价调整机制,加上台积电扩厂和民间建案爆量饱和,缺工程师及施工人员,造成公共工程优先被排挤。
高升敬说,2期研究大楼新建经费不断调整到25亿7325万元,工期延长到3年半,并减做1楼国际医疗中心、2楼健检中心及3到5楼实验室与研究中心,本月28日办理第7次招标,若能决标预计2026年完工。
不过,原减做的区域未来要另案发包,估计经费至少缺8亿元,台大医院要再自筹经费困难,希望立法院环卫委员会和与会中央长官予以协助,确保2期研究大楼完工后,提供完整的在地医疗服务与产业合作。
林为洲请高升敬说明生医医院兴建预算结构,得知经费分由教育部、国科会及卫福部共负担7成,台大自筹3成,在1期工程完成后,2期工程预算只剩13.6亿,在疫情发生后物价飙涨,中央不能就此「放生」不管!
生医副院长蔡孟昆则叫苦说,已向总院借了10亿元,要分期摊还,真的没办法再借。林为洲指生医医院的源头是国发会主导,经费缺口不能只让台大承担,应由中央召集国发会、国科会及教育部协调,按比例分摊7成的经费。
卫福部常务次长石崇良表示,2期研究大楼工程延宕,让500病床只能开放200多床,因工程计画已数度变更,新建经费建议儘快提计画报行政院,必要时召开协调会。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