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升级对中国新的晶片出口管制措施,全球产业供应链也发生变化,根据日媒报导,由于地缘政治风险升高,日本企业出现了供应链降低对中国依赖的趋势,进驻中国的日本企业十年来减少1600多家。

根据日经中文网报导,截至2022年6月,进驻中国的日本企业为1万2706家,比2012年的1万4394家减少1600多家。日本企业纷纷从中国大城市撤出,上海市减少272家最多,广东省、山东省也分别减少203家以及152家。

详细从各行政区情况来看,大阪进驻中国的企业下降0.52个百分点最多,比例降至1.83%。其次降幅较大的是长野县(0.33个百分点)、秋田县(0.23个百分点)、香川县(0.19个百分点)。

报导指出,大阪在二战后,因中央区船场成为繁荣的纺织批发城,吸引了相关产业在此聚集,在中国进行改革开放的20世纪80年代以后,大阪的企业纷纷进驻成本较低的中国,过去与中国的联络十分紧密。但由于中美对立日益尖锐,大阪的一家服装企业在2022年夏季前从中国的纺织工厂撤退,原因是美国禁止进口中国生产的棉制品。

日本大型制造企业包括佳能和爱丽思欧雅玛(IRIS OHYAMA)等也纷纷从中国撤退,受美国制裁影响,部分企业被迫撤退,而且这样的情况越来越多,一家在东京生产精密螺丝的中小企业,由于作为客户的重型电机厂商关闭了中国工厂,便与中国的相关公司断了关系。

《日经中文网》先前曾以「如果日本脱离中国有多大代价?」为题撰文,分析供应链脱离中国将大幅增加所有产品的成本,如果增加的成本转嫁到个别产品上,个人电脑(PC)的平均价格将上升50%,达到18万日元,智慧手机将增加20%达到约9万日元。

#日本 #中国 #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