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知名汉学家丁爱博(Albert E. Dien)以六朝史研究闻名于世,自幼便对亚洲文化深感兴趣的他,曾在年轻时来台湾学习中文,相继在东海大学与台湾师范大学就学,后来更与出身鹿港书香门第的丁淑芳结为夫妻,成为台湾女婿,从此与宝岛缔结了一生的缘分
丁爱博于1927年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市,自幼便立志从事考古学研究,到了高中、大学阶段,又发现对亚洲研究产生兴趣,因此从原先选择地缘关系较近的华盛顿大学,转学至亚洲研究资源更为丰富的芝加哥大学,最初学习梵文,后转学习中文。之后再前往柏克莱加州大学,受业于各领域汉学研究专家。
为精进语言能力,丁爱博接受福特基金会奖助,在1956年(当时29岁)来到台湾学习中文。当时,先是短暂地在东海大学学习中文,后来很快地就转往刚由学院改制为大学的台湾省立师范大学(1967年更名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并由国语中心安排学生授课指导。
由于生活上的接触,使丁爱博对于保留古音的闽南语产生兴趣,遂邀约出身鹿港书香门第,熟悉闽南语的台师大英语系学生丁淑芳担任台语家教。两人后来相恋,并于在1959年返美结婚,成为终生伴侣。
在完成博士论文之前,丁爱博在1960至1962年期间获得夏威夷大学聘任,担任汉学助理教授兼该校东方图书馆中文部负责人。
1961年史丹福大学决定拨款在台湾设立中国语言教学中心,翌年聘请甫获博士学位的丁爱博担任中心主任,这也是现在的「台大国际华语研习所」。1963到1964年,他更成为中国语文联合研习所所长。在任期间,为中心发展奠定基础。
离台以后,丁爱博除了在1966年至1968年期间,曾哥伦比亚大学汉学系任教外,1968至1993年间则主要在史丹佛大学任教。
丁爱博夫人丁淑芳为彰化人,出身鹿港望族。学术表现同样十分杰出,在台师大完成大学课程后,相继取得UC Berkeley教育学士,夏威夷大学社会心理学硕士,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心理学博士。并曾任教于美国东湾加州州立大学 。其学术代表作包括 2001出版 的《丁玲和她的母亲》在内数十余专着与专论研究,享誉国际。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