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传媒朱宗庆专栏】打击乐团今年度第一檔演出马上就要展开巡演,2023年,我们以击乐剧场《木兰》打头阵,象徵「从制高点再出发」,再度搬演这个集打击乐无限可能的大制作,作为乐团新年度追求极致的「起步」,今天在记者会上,与媒体朋友们分享我们的心境与感受!
击乐剧场《木兰》自2013年定版以来,歷经包括2017年俄罗斯契诃夫国际剧场艺术节在内的四度海内外巡演,2023年,是《木兰》10年来第五度公演,经过一而再再而三的磨练,《木兰》已然成为乐团的经典作品,是乐团一路以来的追求,更为跨界的表艺舞臺立下标竿,成为打击乐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从《木兰》中,我们可以看见打击乐与京剧的深度对话,将音乐、身段、唱腔、肢体融合在一起,创造出全新的展演型态;而观眾也会看到,传统京剧的十八棍、十三响,被转化成打击乐,而马林巴木琴与京剧的口白唱腔,共同呼应着木兰的内心世界。
再者,透过各种剧场元素的整合调度,到最后,已经无法分辨,在舞台上的,是打击乐器还是舞台道具,是京剧演员还是打击乐团团员。所有的元素、要件,皆以打击乐为主体,并深度融合,自然成为一体。
要将一部作品打磨到如此细致的程度,着实不容易!而《木兰》便是打击乐团自创团以来不断尝试跨界演出,并经歷过这十多年的不断重演,且每次再演,都是再创作与再进化,才能细磨到现在的成熟模样。
此外,整个《木兰》的团队,除了我与打击乐团以外,导演李小平、作曲家洪千惠、舞臺设计王孟超、灯光设计车克谦、多媒体设计王奕盛、服装设计林秉豪,以及京剧木兰朱安丽、黄宇琳,各个都可说是专业领域中的一时之选!很多人问过我,如何邀集到这么多优秀艺术家一起合作?我想,好的作品就是有如此魅力,将优秀的人聚集起来,让艺术的能量大力发挥。
去年初,跨越2021年来到2022年之际,我们曾将击乐剧场《木兰》做了精修,于全台巡演,当时口碑反应相当热烈,得到许多观眾的迴响及鼓励!只是,因为疫情种种,总让我们有种受限之感。因此,在巡演结束当下,我们便已决定,要在2023年、也是击乐剧场《木兰》定版的十周年再度搬演此作,分享给更多观眾!
映照此刻的心境,我们的心情就像木兰,在剧变时局中怀着「不得不勇敢」的坚韧心境。我想再一次的与大家分享击乐剧场《木兰》,从我个人,以及许多多次欣赏演出的观眾朋友,都有同感:每次欣赏《木兰》都有不同感受、想像与感动!那样的感动不仅触及艺术层面的追求,更能对应到每个人生命体验之中,使人为之动容!而这也是让我决定一演再演的原因。
2023击乐剧场《木兰》,将在2月9日(四)至12日(日)于臺北国家戏剧院连演六场,之后更会在2月18日(六)至19日(日)于高雄卫武营戏剧厅,以及2月25日(六)至26日(日)于臺中国家歌剧院大剧院进行巡演,再一次的欢迎大家一起进到剧场,感受《木兰》震撼与感动人心的力量!
作者为打击乐家、艺术及教育行政工作者、朱宗庆打击乐团创办人暨艺术总监
照片来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见作者脸书,经授权刊载。
●专栏文章,不代表i-Media 爱传媒立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