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传媒林铭聪专栏】「猛虎归山将下岗,玉兔精妆即上班」,兔年究竟是何日开始?
生肖是看农历年,兔年开始不是国历1月1日,也不是农历初一,一般说法是要看「立春」的日期。立春是二十四节气的首个节气,今年是国历2月4号,也就是农历一月十四日。
二十四节气是指: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农历相传为黄帝时代或者夏朝创制,又称黄历或夏历。西历亦称阳历,因此农历常习惯上称为阴历,然而农历其实为阴阳合历。农历是阴阳历:「阳」是地球环绕太阳公转,以冬至迴归年为基准确定,配合季节阳光分一年为二十四节气;「阴」根据月球运行定朔望月。
今年国历二月四日,太阳过黄经315度为「立春」。立春表示万物开始有生气,立春又象徵春天的开始,春为岁首,古时在立春前夕,天子还要率领文武大臣出城迎接春神。
农民常根据立春天气,预期一年之收成,故有谚语「春濛晒死鬼,夏濛出大水」。立春此时大地回暖,春雨绵绵,正是春耕的最佳时刻,当今社会为鼓励农民努力生产,特定这天为「农民节」以表扬杰出农民。
大约汉朝时代,立春日便有塑立土牛及耕人的礼俗。起初是藉以象徵春天来临,农民必须准备春耕,本是一种静态的陈列,后来则演变成「鞭打春牛」的活动,而「耕人」也变成勾芒神,勾芒是春神。宋代的「鞭春」,从地方到中央都须举行,首都地区,立春前一天即须将土牛(春牛)抬进皇宫让皇帝御览。
第二天一大早,近臣内官便用五色丝杖鞭牛,有人说这是因为牛休息了一个冬天,不鞭策牠会变成懒骨头。官吏鞭春后,在旁围观的民眾便蜂涌而上争夺牛肉;据说抢得到牛肉者,表示家有「好采头」今年会丰收。
一般民眾在立春有「咬春」的习俗,指在立春当天吃春季的时令鲜蔬,迎接新春。不同地区则有不一样的咬春习俗,如咬生萝卜、吃五辛盘或用饼皮包裹生菜制成春卷、春饼等,并与亲朋好友共享,一同祈求身体健康。
先人前辈在天文气象方面的卓越贡献,数千年来人们依此准则从事农耕,养活数千万人口,促使民族的繁衍。
我们有幸可以借助先人前辈的智慧成果,继续往前开拓。文明是一点一滴的累积,文化是一代一代的相乘效果。对于先人前辈留给我们的智慧结晶,致上无限的尊敬与感恩!
作者为洪霞文化交流协进会执行长、雾峰林家第九世
照片来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见作者脸书,经授权刊载。
●专栏文章,不代表i-Media 爱传媒立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