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将近,不少家庭都烦恼着如何为牙口不好的长辈准备餐点。知名主厨分享,长辈用餐最容易「踩雷」的是客家小炒和非当季蔬菜,因为纤维太粗,老人家只能咬一咬就吐出来;建议过年期间可选用当令的高丽菜、芥菜、丝瓜、白菜,多焖煮一下,更方便长辈入口。
国民健康署副署长贾淑丽表示,台湾高龄人口超过408万,到了2025年更是每5人就有1人是高龄长者,大家常说长辈很「挑嘴」,原因在于高达7成的长辈有缺牙问题、6成3长辈因为牙齿、咀嚼或吞咽问题而影响进食,「不是他们挑食,而是只能选择自己吃得下的东西!」
国健署社区健康组组长罗素英表示,对于牙口不好的长辈,可用新鲜凤梨汁腌制肉类、软化肉质;选择肉质较软、容易移除鱼刺的鲈鱼、鲷鱼等;将较有韧性的香菇以切碎方式烹调;将较硬的坚果磨碎后搭配不同食材食用。
春节将近,国健署今天邀请来自7家餐饮业者齐聚一堂,展示多道符合长辈牙口的年菜,其中「麻油鸡丁糯米糕」使用去骨鸡腿肉切成适口大小,延长糯米浸泡及蒸煮时间,并搭配虾米、乾香菇等食材切丁,提升天然香气刺激长者食欲;「清新鲈鱼」选用优质蛋白质食材,烹煮前先去除鱼刺,或可选择市售鱼片,并善用辣椒等天然食材提升风味,减少过度烹调。
中华美食交流协会理事长骆进汉现场示范「高纤百财翠玉卷」,将高丽菜和大白菜去除粗梗,并将不易软化的食材切丁,结合细猪绞肉、虾浆,制成美味可口的餐点。
骆进汉分享,如果选到季节不对的蔬菜,吃起来纤维较粗,长辈嚼一嚼会吐出来,建议选用当令的蔬菜,例如丝瓜、白菜、高丽菜、芥菜,切小块并且多焖煮一下,煮到软嫩方便长辈入口。
国健署近年和餐饮业者合作推动「质地调整饮食」,目标是让长辈「吃得下」并兼顾营养和美味,目前已有近千家社区据点和餐饮业者接受相关培训或辅导工作,未来会持续优化用餐环境、服务流程、餐食设计等,多面向营造高龄友善饮食环境。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