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防疫措施陆续松绑,民眾原以为生活将逐渐步入正轨,没想到年后竟遭「免疫负债」反扑,大大小小的病毒步步进逼,其中肠病毒睽违2年再度出现重症死亡案例,令专家忧心恐掀大流行潮。

由于肠病毒无疫苗、药物可医,届时恐再次步入停班停课一途,专家认为「成人沾染病毒返家传染幼童」是关键传染途径,只要断绝此传染链,就能阻止肠病毒肆虐。

许多民眾都猜测年后疫情指挥中心便会公布「口罩解封」,没想到竟期待落空,指挥官王必胜解释,春节后各医院的加护病房几乎都满床,担心口罩解禁恐会再加重医疗量能。

为何最近医院忙翻天?专家分析跟「免疫负债」息息相关,受疫情影响,过去3年人们几乎不聚会、不出国、南来北返的机会也降低,不只阻绝了新冠病毒,其他病毒也一併被封锁

在这段时间里,人体的免疫系统犹如被保护过度的「妈宝」,现在不仅边境开放,再加上适逢史上最长的10天年假,民眾参加一场又一场的聚会、大型活动如灯会也吸引许多人潮等,于是病毒开始来讨债,其中又以肠病毒最为危险。

根据疾管署监测资料显示,1/29至2/4国内肠病毒门急诊就诊共计1,330人次,较前一周的933人次上升42.6%。早从去年12月起,国内便陆续出现4例肠病毒重症案例,其中一名5个月大女婴经抢救后仍不幸于今年1/12病逝,这是2年以来的首位肠病毒死亡案例。

不只如此,3例中还有一名30多岁男子也是重症案例,由于肠病毒的危险族群为5岁以下的幼童,成人重症相当罕见,因此也格外引发关注。

疾管署副署长庄人祥表示,由于新冠疫情期间几乎没有肠病毒,许多幼童从未感染过,所以会有免疫负债的问题,因为免疫力从未被训练,所以就算疫情再低,都可能造成重症。

庄人祥说,现在肠病毒根本还未达流行阈值,却已经出现重症、死亡案例,这是一个警讯。

中山医大附医儿童急诊科主任谢宗学表示,肠病毒发生大流行的机率很高,这三年出生的40多万名新生儿,几乎没有感染过肠病毒,一旦发生流行,病毒将以极快的速度在幼童间传播,尤其进入6月更要注意,因为肠病毒本来就好发于夏天,而且这也是防疫解封后的第一个夏天。

谢宗学说,肠病毒目前还没有疫苗或药物可治疗,未来若爆发肠病毒大流行,是否要确实执行停班停课隔离,是可能需要考虑、思量的选项之一。

庄人祥认为,肠病毒的传染力极强,无论成人、小孩都有感染风险,但大多数成人感染肠病毒后症状不明显或仅有类似感冒症状,容易因一时忽略而造成家中婴幼儿感染。

建议成人外出返家后,因为酒精对肠病毒的毒杀效果有限,所以务必要以肥皂洗手,落实「湿、搓、冲、捧、擦」洗手5步骤,才能与家中幼童接触,避免将病毒带回家中。

图/ 周刊王提供
图/ 周刊王提供

国泰医院小儿科主任沈仲敏提醒,5岁以下婴幼儿为肠病毒重症高危险群,且重症病程发展快速,只有短短数小时的黄金治疗时间,家长应观察是否出现重症前兆病徵,例如「嗜睡、意识不清、活力不佳、手脚无力」、「肌抽跃(无故惊吓或突然间全身肌肉收缩)」、「持续呕吐」与「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一旦出现上述病徵,请务必立即送至大医院接受适当治疗,掌握治疗的黄金时间。

#肠病毒 #重症 #停班 #停课 #幼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