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丰投信投资长韦音如指出,许多类股都是通膨的「受害者」,但基础建设类股是少数能从通膨受惠的。像是水、电、瓦斯类的防御型资产,属于政府特许行业,也是民生必需项目,因此较不受景气影响,价格也能随着通膨上升适度调整。以欧洲国家电价为例,即使通膨在过去十年逐渐上升,但电价涨幅明显远高于通货膨胀;而铁路、港口、机场等资产皆为使用者付费,即使有通膨风险,也能转嫁给一般消费者。

滙丰全球基础建设收益基金经理人刘柏廷强调,除了对抗通膨之外,基础建设若为公共事业,现金流来源较不受景气影响的特性,也成为如今前景不明的优势。由于受到法令规范和长期契约的约束,基础建设的现金流相较确定,相较于其他对抗通膨的标的如黄金、原物料等,基础建设算是波动度较低的商品。受到通膨和大环境的影响之下,基础建设在近十年以来资产管理规模持续攀升,在对抗通膨、波动度较低的独特优势下,使其成为全球资金投入的对象。

而在万物齐涨的环境下,寻求避风港也变得格外重要。在去年多空衝击之下,基础建设因拥有「转嫁通膨」的独特优势,在眾多类股中表现突出。投资人与其猜测何时停止升息、软硬着陆等时机,投资于较不受景气影响且对抗通膨的基础建设或许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滙丰投信指出,公用事业与大眾运输如高速公路和机场为基本投资配置,主要考量其防御性,同时也看好通讯方面的5G题材以及能源转型的机会,预期能从中推升基础建设的投资机会。此外,第二季常为基础建设传统旺季,根据过往20年歷史经验,第二季基建的报酬率普遍高于其他季度。若投资人持有与景气连动的资产或尚未布局于对抗通膨的商品,或可趁势考虑该基金,让投资跟上基建发展契机。

#全球 #基础建设 #对抗通膨 #通膨 #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