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百万名高血脂患者使用的降胆固醇药「立普妥」3月开始缺货,再度敲响台湾医药警钟,不少药师向CTWANT记者坦言,「这是台湾30年来最大的缺药潮!」全球缺药主要受疫情、原物料短缺影响,但多位专家直指台湾「缺药另有内情」,「4/1起『立普妥』健保给付从1粒9元降到7.5元,台湾砍药价,这要怎么抢药?」

「什么?没有我的降胆固醇药物?那该怎么办?」46岁的阿华患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身为三高族的他一直以来都是拿着慢性处方笺到药局领药,没想到药局没药,他只好回到医院领药,结果竟还是领不到药。

阿华拿不到的药正是降胆固醇的第一线用药「立普妥」,食药署日前公告受到全球包材短缺、制造厂受飓风影响,「立普妥」10毫克剂型即将缺货,最快要到5月才能恢復正常,由于「立普妥」属于明星药物,市占率约4~5成,恐怕影响上百万名的三高患者。

根据中华民国医师公会全联会最新调查,台湾总计缺药品项高达131款,食药署则公告共有15大类缺药品项,这些药包括Amoxicillin(安蒙西林)、MGO(氧化镁)、肠泌素(GLP-1)、Acetaminophen(乙酰胺酚)、PPI(质子帮浦抑制剂)、小儿止吐止咳塞剂/退烧药等,如今又再加上「立普妥」。

药师公会全联会副发言人王明媛坦言,「这是30年来最大的缺药潮!或者可以说,是从健保开始以来最严重的缺药状况。」王明媛说,去年5、6月起就出现明显的缺药情形,那时大多是缺单一药厂的药,例如这阵子缺中化制药旗下的药物、过阵子换成信东生技的药。「那时应该是受到疫情影响,例如生产线员工确诊导致大规模停工,但现在已经变成几乎什么药都缺了。」

食药署署长吴秀梅、卫福部次长王必胜、健保署长石崇良说明4/1后调降5500项药品价格,有药师认为已经缺药还砍价,令人摸不着头绪。(图/刘耿豪摄)
食药署署长吴秀梅、卫福部次长王必胜、健保署长石崇良说明4/1后调降5500项药品价格,有药师认为已经缺药还砍价,令人摸不着头绪。(图/刘耿豪摄)

为什么会缺药?王明媛说,这是全球性的问题,包括俄乌战争导致原物料缺货,有些药物从生产源头就有问题;再加上疫情导致物流运输出状况,而且受到通膨严重、各行各业缺人才影响,科技业大举向药厂挖角,导致人力出现紧缩状况,所以不只台湾缺药严重,日本、美国等国家也一样无药可用,各国都在下单,全球都在抢药。

「只是相较之下,台湾人口数少、健保药价又低,想跟其他国家抢药的竞争力太弱了,所以问题更加明显!」王明媛说。

以「立普妥」为例,厂商通知食药署是因为生产药物的波多黎各受到飓风影响而导致缺药,但医药粉专《Dr.131医生医》撰文质疑,查询波多黎各近来并未有风灾,反而是台湾健保再砍药价,4/1起「立普妥」的健保给付将从现在的1粒9元降到7.5元,降幅为16.6%。因此《Dr.131医生医》认为这波缺药可能不是天灾,而是砍药价造成的人祸。

健保署自102年实施「药品费用支出目标制」(DET),预设每年药费支出目标值,让药费维持于稳定及合理范围,在总额支付制度下,有效管控药费支出,今年的药价调整将于4/1生效,删减药价总金额81.8亿元,调降5500项药品价格。

王明媛说,「以前每年都是降上百亿元的药价,今年才81.8亿元,看得出来健保署已经手下留情,但已经缺药了,又给这么低的价格,这样真能解决问题吗?」

药师林士峰也在脸书直言,「影响缺药的因素虽然不少,但以台湾来说,价格不对肯定是占有一席之地。」林士峰举例,缺鸡蛋的时候,鸡蛋涨价去下降供给面的压力,以价制量减少需求,并且提供生产者的诱因,增加生产量,但现在发生缺药潮,药价却反而下跌,「这完全颠覆了经济学概念」。

健保署长石崇良解释,目前处于缺药状态的88项药品,如部分第一线、后线抗生素均维持原价,将持续与医界沟通,确保民眾用药不会出现断层。石崇良表示,DET已执行10年,他认为有几个部分可以检讨,例如哪些药不需要参加DET调整;再来就是金额的计算方式;以及属于要保护的药品,例如基本用药、容易短缺药品。

国民党团总召曾铭宗认为,缺药是有结构性的问题,他呼吁请政府拿出具体方案,解决缺药问题,确保2300万民眾基本健康权益。

更多 CTWANT 报导

#缺药 #立普妥 #砍药价 #健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