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嘴潭人工湖工程是为解决中部用水而动工,民进党政府视其为重大政绩不断宣传,蔡英文总统更在植树节时前往站台,但该工程违法倾倒土方进大肚溪,严重破坏当地生物栖地,石虎被迫离开家园,甚至跑到50公里外的海边遭到路杀,鸟嘴潭违法倾倒的废土也导致濒危鱼类「巴氏银鮈」常栖地辫状流消失,粗暴做法让环保团体气愤至极。
据了解,南投县府近年为保护石虎而祭出奖励方案,农民採取友善方式耕作,每公顷最高核发奖励金2万元,若配合架设自动相机监测到石虎,可再核发奖励金1万元,南投也成为石虎的重要栖地,大肚溪流域则经常看见石虎出没的身影。
但石虎保育协会发现,自鸟嘴潭人工湖在2019年8月间动工以来,石虎路杀频率大幅增加,许多「不该是牠们出没的地方」都发现石虎遗体,连远在50公里外的彰化都惊传悲剧。
「伸港海边、台中市区甚至高速公路上都有石虎被路杀,这个频率太高,分布范围也广的太奇怪。」石虎保育协会理事长刘威廷提到,去年的石虎路杀频率为歷年来最高,而大肚溪下游支流在2019年7月前的路杀纪录是6笔,2019年7月至今的石虎路杀次数却高达近20笔,总体暴增3倍之多,合理怀疑是鸟嘴潭工程破坏栖地,以及去年中开始将土方填平河床造成的影响,施工单位中水局却坚称「并无此事」。
面对质疑,中水局认为「培厚前后石虎是有增加的」,并在2022年4到6月的监测报告中提到,石虎常出没之范围的大肚溪南岸高滩地工程大致完工,对石虎干扰大幅降低,所以石虎在动物通道「被拍到数量微幅上升」。
但石虎保育协会审视详细资料,发现中水局在去年12月提供了2022年通道自动相机监测成果表,当中6月的资料不翼而飞,7、8月更是「全年使用次数最少的月份」,石虎增加说法根本是「睁眼说瞎话」。
除了石虎外,仅存于大肚溪的巴氏银鮈栖息地也遭受严重影响,巴氏银鮈在2017公布的「台湾淡水鱼类红皮书目录」中被列为极度濒危等级的名单,牠们体型娇小、最长约10公分,且身体微微散发银色光芒,灵动闪耀的外表有如河中精灵,水利署近年一直大力宣扬为復育巴氏银鮈所做的各种努力,实际作为却大相径庭。
「中水局带教授去看已经倾倒的地方,他当然会说这边不是栖地啊。」刘威廷提到,巴氏银鮈以大肚溪的辫状流为栖息热点,而土方填平了辫状流,中水局却声称此处本就不是巴氏银鮈偏好的栖地,更找来国内研究巴氏银鮈的教授背书,但协会实际询问,这才发现中水局是在倾倒土方后才找来教授,教授看着面目全非的河床,自然认为并非巴氏银鮈习惯的环境,倒果为因的说词再次激发动保和环保团体怒火。
刘威廷说,协会曾向环保署检举告发违法倾倒废土行为,环保署却回应这属于「水利法及河川管理办法管辖,应由该法主管机关确认是否符合规定」,甩锅、踢皮球的态度让人几乎忘记环保署的主管职责,协会目前则与更多环境友善组织一起串联发声,希望能唤起大眾对野生动物栖地的关注,还给这些宝贵生命得以安身的家。
本刊致电中水局副发言人洪信彰,其办公室人员承诺会转告回电,但至截稿前未获回应。而立法委员陈椒华3月22日曾针对此事召开会议,中水局当时表示,该工程有向三河局提出申请,确保填补土方不影响防洪、河道功能。三河局在会议上则说,河道填土工程旨在保护堤防与桥墩,河川局会审慎评估不让填土影响河道安全,也会进一步了解每处工程河段是否可再调整填补工程与量能。
更多 CTWANT 报导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