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逐渐转热,一般人会因口渴而补水,但心臟病患者常被要求控制饮水量,医师提醒,若流汗量增加后,心臟病患者在限水之际,也要慎防脱水,因体内水分不足,血液循环量会下降,反而会增加心肌梗塞等心臟病发生,若2天内体重流失2公斤,感觉疲惫、肌肉无力、头晕、心跳加快,就要小心是否脱水,必须儘快与医师讨论水分控制目标。
心臟医学会专科指导医师、宇平诊所院长刘中平在其脸书上表示,心臟病患者若有水肿或肺积水,医生常嘱咐要控制水分,以免水分过多造成身体不适,但随天气转热、汗量增加,患者在水分控制上必须非常小心,以免水喝太少导致脱水。
他表示,人体血液中的血浆逾9成是水,若水分不足,血液循环量会下降,心臟必须更强力收缩,心跳次数也须增快,才能满足全身代谢需求;此外,缺水会使血液更浓稠、增加血栓发生率,引发心肌梗塞,且若血管因此而收缩,也会导致血压上升。
他表示,一般人缺水时会口渴而喝水,但心衰竭者因血液循环量不够就会感觉口渴,利尿剂的使用也让病患觉得口乾,让患者无法分辨是水分不够的口渴,还是其他原因导致,但炎热天气下,稍有不慎就会水分严重不足,反而导致心臟病发作。
他表示,心臟衰竭患者每天水分限制1.5公升即可,但若在2天内就体重流失2公斤,就须考虑是否水分限制太严格或排出太多水分,若感觉疲惫、肌肉无力,头晕、心跳加快,就要考虑是否脱水,须儘速与医生讨论水分的控制目标,同时规则每天量体重。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