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更迭,气温变化快速,近期医院带状疱疹病人遽增,台中慈济医院收治一名8旬妇人,确诊后排尿困难,一开始以为是阴道炎,吃药却未能改善,拖了10天就医确认是带状疱疹。感染科主任王瑞兴提醒,不论有无水痘或带状疱疹病史,季节变化或免疫功能不稳定时都应多留意,高风险族群可考虑自费接种带状疱疹疫苗,避免后患。
王瑞兴表示,不少个案是年长合併有癌症或红斑性狼疮等免疫功能疾病,但也有仅32岁或没有免疫功能缺损的人发病,显示带状疱疹不只发生在年长者,只要免疫功能不稳定时就可能发病。
一名82岁妇人罹患新冠病毒后排尿困难,家人一开始以为是阴道炎,吃药却未能改善,拖了十天反覆就医才确认是带状疱疹。服药后症状稍稍改善,但仍未能完全復原且后遗症不断,尤其病灶位置影响坐姿,连带腰痛、头痛上身,夜间得靠冰敷才能入眠,十分折腾。
王瑞兴说,带状疱疹是因感染水痘痊癒后,病毒躲藏在神经节,身体免疫功能不稳定时,病毒沿着神经节长出带状水泡状皮疹,才被称为「皮蛇」。病人苦恼的是治疗后,即便皮肤病灶已完全恢復正常,带状疱疹患部的神经痛仍常会感到像被电到的抽痛、麻、痒,令人痛不欲生,甚至影响日常生活。
王瑞兴建议预防带状疱疹最好的方式是接种疫苗,由于「復发造成带状疱疹的罹患率与年龄成正比」,建议高风险族群不论是否有水痘或带状疱疹病史,未曾接种过带状疱疹疫苗者,可与医师谘询讨论身体情况,决定是否自费接种。目前引进的新款带状疱疹疫苗是非活性基因重组疫苗,保护力较强、安全性更佳且施打年龄对象更广。
根据统计,臺湾每年约有一万二千人因带状疱疹就医。王瑞兴主任说,症状通常是冒出水泡、化脓、结痂,数周后慢慢康復,病情严重程度与发作位置息息相关,轻者服药返家静养,但发作在脸与生殖器官的可能造成失明甚至大小便失禁,建议中老年人等高风险族群一定要特别当心。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