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FAO粮价指数为127.2,较前一月的126.5上涨0.6%,为一年来首度上升。不过与去年4月触及的歷史高点相比,4月粮价指数仍下跌19.7%。
FAO报告指出,4月粮价指数反转攀升,反映国际糖价大涨。糖价指数较3月飙涨17.6%到149.4,这归因印度、泰国与欧洲气候不佳,导致产量不如预期,以及巴西收成进度缓慢等。根据FactSet统计,粗糖价格目前每磅26美分,创下2011年10月最高价位。
另外受猪肉与禽肉价格上涨支撑,肉类指数4月也增加1.3%到114.5,FAO解释这是因为亚洲对猪肉的需求攀升与动物卫生问题使得产能受限。
除了糖与肉类,其他主要粮食依然持续跌势。像是乳制品价格4月下跌1.7%、蔬菜油也跌落1.3%,为连续第五个月下滑。
4月FAO谷价指数也较3月下跌1.7%到136.1,若与去年4月巅峰相比则是减少将近两成。该组织指出,俄罗斯与澳洲的小麦出口增加对谷价带来压力。南美部分地区的收成颇丰也令玉米价格下跌了3.2%。
不过受到产量减少与亚洲以外的地区对亚洲买家的销售攀高,国际米价4月出现走高。FAO首席经济学家托雷罗(Maximo Torero)提到亚洲米价上涨令人感到相当担忧,他指出黑海倡议有必要继续延长,以避免小麦与玉米价格出现暴涨。
托雷罗还警告,随着各国经济逐渐摆脱严重放缓而出现復甦,需求将会上升,并对粮价造成上行压力。
在另外一份谷类供需报告中,FAO预估今年全球小麦产量将达7.85亿公吨,虽然略低于2022年水准,但仍为史上次高纪录。不过在赤道地区与赤道以南的2023/24年稻米产量前景则是喜忧参半,FAO指出这是因为反圣婴现象对各个地区造成不同的影响。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