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5月10日至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同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苏利文在奥地利维也纳举行会晤。连续两天将近10个小时,这场会晤牵动着全世界的神经。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金灿荣接受《浙江日报》报业集团融媒体平台「潮新闻」访问时表示,中美高层官员此刻会晤,代表双方近日在全球积极进行外交布局,现在布得差不多了,也得接触一下、坐下来聊聊了。

5月12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记者会上表示,双方就推动中美关系排除障碍、止跌企稳进行了坦诚、深入、实质性、建设性的讨论。双方同意继续用好这一战略性沟通管道。汪文斌还强调,美方不能一方面讲沟通,一方面却不断对中国打压遏制,不能说一套做一套。中方敦促美方端正对华认知,尊重中方的底线红线,同中方相向而行。

中美为什么选择在第三国的一个中立场地举行这么高级别的会谈?金灿荣表示,坦率地讲,这一安排反映了目前中美关系不太好,双方都不太愿意到对方国家去,所以就找了一个第三方。它说明在某种意义上讲,两国关系正处在一种僵局状态。

此外,自从今年2月美国空军击落中国高空侦察气球事件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延后了访华计画,中美高层为何选择在现在这个时间点会晤?

金灿荣分析,前段时间中美的高层来往中断了,而与此同时,双方的外交布局可一点都没歇着。外界把这一阵的中国外交称为「黄金季」,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了俄罗斯,周边的外交有所巩固,然后跟大国巴西、阿根廷、南非等都在加强关系,同时与以法国为代表的老欧洲在接近,也与非洲国家更加友好了。另外,中国也在积极参与一些热点问题的解决,最成功的就是促使了伊朗与沙乌地阿拉伯的和解,而且开始对俄乌战争做一些初步的调解工作。

金灿荣指出,与此同时,美国也没閒着,它正促使北约亚太化,让北约到日本设立办公室去了,另外还鼓动日本改变「专守防卫」的政策,拉拢韩国、菲律宾、印度等。双方积极进行外交布局,现在布得差不多了,也得接触一下、坐下来聊聊了。

外界好奇,此次王毅与苏利文的会晤,取得了哪些成果?

金灿荣认为,这次中美维也纳会晤,为未来恢復高层对话甚至元首和首脑对话做准备的。既然是做准备,等于是一次正式会议的筹备会,你一定要它拿出成果,就有点强人所难了。按照外媒报导,有些事就搁置了,比如此前沸沸扬扬的「侦察气球」问题就让它过去了。也有可能美方会做一点承诺,比如在一段时间里不增加新的贸易制裁,以不恶化对话的气氛。

金灿荣认为,一个总的感觉就是,美方在恢復高层对话方面的需求比较急迫,所以现在在各个管道放出风声,希望恢復。中方要是一味拒绝也不好,就显得失礼,大国交往时的道义很重要。现在两国外交的高级官员举行一个预备会,它只要有一定承诺就算是有成果了。后面的具体成果,就需要一个一个去谈了,比如说财政问题、货币政策、贸易政策等,有具体部门去谈。

至于汪文斌谈到的「坦诚」、「实质性」、「建设性」、「深入」这些词汇,外界该怎么理解?

金灿荣表示,从惯例来讲,美方提到的「坦诚」就是双方立场是比较公开的,没有遮遮掩掩;「实质性」就是触及很重要的问题,比如台湾问题是中方的底线,美国要走到哪一步;「建设性」就是还可以接着谈。中方还加了一个「深入」,就他的理解,可能比预期双方交底交得更透一点,不是浅尝辄止。

外界关切,目前看来,中美官方交往恢復正常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金灿荣指出,对于此次会晤的气氛,双方的评价都还可以,所以从逻辑上讲,其它的高层对话恢復的可能性就有了。具体是不是恢復,还是取决于一些条件,最关键是说了话得算数,不能反悔。比方说双方承诺要见面,但美国方面又出了幺蛾子,那就不行。

金灿荣表示,中方这段时间不愿进行高层对话,就是因为美国信誉现在出问题了。想像一下,如果我好不容易抽出时间,做了充分的准备,跟你有了一点共识,回去你就反悔,打自己的脸。比方说商务部跟戴琦谈,谈得很好,但她一回去,被美国另外一个部门出了个政策打脸,这怎么交代?

「所以这是一个大问题,中方对美方高层缺乏信任,这是有依据的。」金灿荣表示,因为虽然拜登政府是执政当局,负有维持中美关系的责任,但拜登政府好像在操控整个美国政局方面的关系很弱,国会他管不了,反对党他管不了,很多利益集团他也管不了。「这就很麻烦,我把你当你们的总指挥,可是下面的人你老指挥不动。我们这边协调一致,我做的承诺我们是很认真地在做的。结果你那边把承诺当成儿戏,这就是个大问题了。」

金灿荣表示,从总体上讲,会晤是有价值的,气氛不错,其它各管道的高层对话是可能恢復的,但具体能不能恢復、恢復到什么程度,还是要看态势。现在一个关键的态势是美方各部门都对中方有敌意,然后负责协调的中枢即总统和行政部门现在能力不够,老是反悔,就让中方觉得这个对话好像没有意义。

金灿荣表示,「所以,能否确保中美高层对话完全恢復,我觉得还是得听其言、观其行。」

#中美 #维也纳长谈 # 金灿荣 #王毅 #苏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