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泥今召开2023年股东会,虽然积极转型新能源,但董事长张安平表示:「目前还无法定位自己是能源公司」。这是因为水泥产量仍高,但他目标是在2025年,把水泥营收占比压在50%以下。
今天有小股东问到政府即将推动碳交易,且在碳费、碳税徵收上,似乎有惩罚减碳绩效较佳公司趋势。张安平回应,台泥赞成碳定价,因为碳非降不可。但他也呼吁整府,碳费收来的钱都要用在减碳上面,如果用在补助政府其他方面,「我是百分之两百反对」。
他相信碳交易制度的推动、能加速企业减碳的动力,鼓励减碳绩效佳的企业加快减碳的脚步。
台泥积极朝绿色能源、废弃物处理方向前进,为何还无法定位自己是能源公司?张安平说,因为台泥的水泥产量还是有7、8000万吨,所以现在还是水泥公司。但营收目标已希望2025年,水泥占比可低于50%。
张安平指出,水泥生产过程中仍会排碳,必须用其他方法平衡。像是台泥在葡萄牙投资的水泥厂,当地一吨碳税是100美金,已经超出水泥销售额,如果减碳效率不高,就没有办法营运下去。即使水泥生产过程改用太阳能等再生能源、但原料石灰石仍会排碳,所以台泥会继续研发碳捕捉。
至于今年大陆水泥景气走向,台泥总经理程耀回答,国际煤价虽自去年的异常高价回降,但尚未回到过去的价格,台湾电价上涨,水泥需求稍微下滑,整体较去年持平。
他说大陆水泥市场疫情过后,房地产市场復疏缓慢,再加上碳达锋和碳中和才是市场的主旋律,整体业绩的回暖,反转尚待观察,公司仍然保守看待。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