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新冠死亡人数高居十大死因排名第三,遭外界质疑防疫失败。卫福部传染病防治谘询会预防接种组(ACIP)召集人李秉颖今指出,新冠死亡在世界许多国家本来就是前三死因之一,不能代表台湾防疫失败,且台湾如今还能正常生活,更是代表防疫成功。

针对日前有公卫学者指出,预防新冠国内有疫苗、药物,是一种不该死的传染病。李秉颖指出,在医学上不能这样讲,就好像现在早就有能治疗细菌的疾病,所有细菌感染死亡的案例都是疏失,一旦病人引发败血症或诊断时间稍慢,都可能让人身亡。

李秉颖更举例,肺炎链球菌全世界早就有了抗生素与疫苗,但现在死亡率还是降不下去,且每年发生的流感也有疫苗,更有克流感药物可使用,但仍然会有重症死亡的个案。

李秉颖强调,不要以为有了药物、疫苗,病毒就会不见,没有那么简单,防疫要能成功不能只靠抗微生物制剂来解决,因为药物如果没有即时介入,就会有很大的差别,发病第一天与第五天使用,结果就会截然不同。

李秉颖说,政府不可能让所有感染新冠轻症的病患一开始就用瑞德西韦这种注射药物治疗,就算都做到也不可能完全没有人因疫情死亡,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至于国内未来疫情,李秉颖指出,疾管署有推估六月死亡人数还会再上升,这段时间因为还没有很热,加上还未放暑假,可能是疫情的最高峰时期,未来是否要再引进新世代疫苗接种,则还有待评估。

#李秉颖 #新冠 #药物 #防疫 #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