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连日高温皆达摄氏35度以上,是中医流传「阳火正盛」适合「冬病夏治」的大好时机,不少民眾对「三伏贴」备感兴趣,不少相关产品于电商网路盛行。光田综合医院中医部医师王敦正24日呼吁,三伏贴是直接贴敷于皮肤治疗,仍需透过医师诊断才能进行正确敷贴。
王敦正说明,三伏贴是白芥子、细辛、乾姜等药材制成的药饼。将其敷贴于上背部的大椎、风门、膈俞、膏肓、肺俞等穴对于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肤炎、易染感冒风寒等问题皆有不错的预防与治疗效果。他说,不少小朋友是过敏性鼻炎的好发族群,但要针灸就吓哭,三伏贴无疑是另种选择。
「台湾三伏贴药物品项为处方用药,需经医师诊断开立处方,不宜由其他管道购入」王敦正说,三伏贴的敷贴位置需要医师专业判断才能发挥效果。另,网路贩售的三伏贴成分不明,使用可能引起皮肤不适,提醒民眾若想使用三伏贴,就医诊断后使用为佳。
他说,温辛的药材刺激穴道皮肤,达到温筋通脉,因此药物敷贴在皮肤上会有刺、热、痒的感受。虽然三伏贴改善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肤炎等问题成效不错,但体质较为燥热的民眾,恐因较为温热的中药而「火上加火」造成不适,其他像孕妇、未满2岁以上的幼童等,或是敷贴位置皮肤上有伤口的民眾都不宜使用。
今年三伏时间为7月21日(初伏)、7月31日(中伏)、8月10日(末伏),直到8月底前都可以进行。王敦正提醒,三伏贴的疗程需1年进行3次,每次需间隔7至10天,且需连续3年才算完整疗程。另,生冷冰饮会带来寒气影响三伏的效果,民眾执行疗程时需要忌生冷饮食。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