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已成眾所皆知的健康之道,医师更表示,运动要先求有再求好,若已培养有氧、重训运动的习惯后,下一部应追求「动作多样性」,也就是,学习新的运动动作来促进认知功能,有效预防失智症。
復健科医师王思恒在其脸书「一分钟健身教室」表示,运动习惯必须先求有再求好,从不运动的上班族、肌少症的长者,只要每天花30分钟到公园快走,就能有益健康。养成走路习惯后,可再增强运动强度,例如加快速度、慢跑、爬山,以让健康更上层楼。
他表示,有氧运动固然好,重量训练也不可少,若重训与有氧都已到位,再往上突破的运动则该追求「动作多样性」。2022年的《细胞》(Cell)期刊上,美国学者提出大脑「用进废退」假说,学习新语言、学跳舞等活动,都会激发神经细胞联结、促进认知功能。反之,缺乏认知挑战的老年生活,是通往失智症的捷径。
他表示,刚开始学习一种新舞蹈时,手脚难免有些笨拙尷尬、需要全神贯注、反覆练习才能正确执行,「当人需要全神关注时,即是大脑在『用力』的表现。」学跳舞就是利用动作多样性,来促进身体与大脑健康的好方法。
王思恒表示,相对于重训、跑步,跳舞的动作更多元、更复杂,更能挑战大脑的运动皮质。跳舞作为有氧运动,可促进心血管系统健康、预防长者跌倒、促进情绪健康、睡眠等功效,可说是一举多得的优质运动。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