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创造规模综效及满足市场求新求变的口味,「多品牌」的经营模式已成国内餐饮业显学,且产业M型化趋势成形,未来大者恒大趋势将更为明显。
民以食为天,在疫情常态化之下,台湾餐饮业正快速復甦,不仅人潮明显回流,营业额也超越疫情前水准。根据经济部统计,去年全年餐饮业营业额回升至八六五三亿元,年增十八.九%,创下歷史新高纪录;而累计今年上半年餐饮业营业额达五○三八亿元,年增二六.三%,亦同步改写歷年同期新高纪录。
不过,在疫情的衝击下,台湾餐饮产业过去几年除了加速数位转型之外,也经歷了一波大洗牌,并可观察到不少连锁餐饮集团在对旗下的品牌汰弱留强之余,对于「建立新品牌」的态度也都更加积极。事实上,专家指出,观察国际市场,只靠单一品牌打天下的成功案例并不少,麦当劳、星巴克都属此类,但由于台湾市场规模小,仅靠单一品牌较难以累积资本量能、经营出规模效益,因此为因应市场竞争情势、提供顾客更多选择,业者通常採取多品牌、连锁化及特色化的经营策略,以满足消费者不同需求,希望能发挥整体综效。
小市场可以做大的奇蹟
也因为在一定规模经济下,业者才能在食材採购议价、薪资福利等方面具有优势,因此台湾餐饮业朝M型化发展的趋势早已成形,未来餐饮业「大者恒大」的趋势将更明显,这也是餐饮业多品牌逐渐变成显学的原因之一。
「多品牌策略就是小市场也可以做大的奇蹟。」今年五月,在王品股东会上董事长陈正辉如此说。若提及台湾餐饮多品牌的翘楚,莫过于王品,其从王品牛排起家,截至七月底王品集团全台已达二六个品牌、三二○家店,其中约有五成像是向辣、尬锅、最肉、肉次方等都是一八年后所设立。
王品集团去年营运走出疫情阴霾,全年合併营收达一八三.二亿元、年增六.五四%,连两年创新高;获利较前一年亏转盈,EPS五.一五元,改写五年来新高。而累计今年前七月合併营收年增逾三成、续创同期新高;获利部分不只创下史上最强第二季,上半年EPS衝上九.八五元,高于过去九年(一四至二二年)每年的全年获利,远超疫情前水准。营收和获利双双超越法人预估,可说是歷年来「最旺淡季」。(全文未完)
全文及图表请见《先探投资周刊2261期精彩当期内文转载》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