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费徵收再迟到一年!依行政院原本规划,2024年开始收取碳费,今天甫揭牌的环境部气候变迁署署长蔡玲仪证实,由于法律不能溯及既往等,因此会待明年碳费审议委员会拍板碳费后、2025年开徵碳费,并以2024年的碳盘查为基础收费。
前环保署署长张子敬受访时曾表示,预定在今年下半年与各界讨论,至于碳费徵收的金额则将由审议会于明年上半年讨论、下半年开始徵收。但蔡玲仪今天表示,目前碳费徵收对象仍是以年排碳量逾2万5000吨的制造业及电力业等为主,初估全台约有500多家,预估今年年底会把自主减量办法、指定目标办法、碳费徵收办法、碳费审议会办法等预告,碳费审议会明年年初拍板碳费后,由于法律不能溯及既往,预估2025年徵收碳费,才能接轨2026年上路的CBAM(碳边境税)。
蔡玲仪说,由于气候法中提及业界可以提出自主减量计画、适用优惠费率,因此碳费不是单一费率,目前业界对此办法比较多不同意见,仍在持续沟通中,预计9月会召开说明会与业界讨论自主减量费率及碳费徵收办法,由于各产业减碳难易度不一,因此要适用优惠费率的目标等也不会不同。
碳权交易所已在今年8月成立,但交易办法却迟迟未订出,蔡玲仪提及,碳权交易所碳权包括国外碳权、国内自愿减量额度(如沼气回收、汰换电动机车等),提供增量抵换之用,而抵换后可抵减缴交碳费等,目前预估11月预告交易办法、年底正式公告。
蔡玲仪说,由于碳费2025年徵收,因此2024年温管基金没有收入来源,行政院因此编列公务预算掖助3.1亿元,将优先推动效能标准、排放强度、剖门减量及自愿减量建置等。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