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迅速发展下,不少商业保险的保单已不合时宜,甚至有癌症病患为了得到商保给付,即便没有住院需要,也请医院安排短期住院。健保署、金管会预计10月初讨论商报补健保政策,未来拟让健保、商保资讯互通,只要插健保卡,就能得知民眾有什么保单,交换条件是商保保费必须调降,让民眾负担得起,预计先找1、2家合作,再看看是否可行。
卫福部长薛瑞元今出席2023「APEC数位医疗应用公私协力工作坊」时表示,目前商业保险的保单种类非常多,如何在保单的内容进行检讨,更合乎民眾的需要,是要讨论的范围,希望保险公司向民眾推销保单的时候,要把保单内容详细说明,让民眾有所选择。
目前健保署已和病友、保险业者展开初步的沟通,接下来将找主管机关,预计10月初展开第一次讨论。健保署长石崇良表示,就保险业者而言,保单有2类,1种是专门针对医疗的保单,像医疗险就属于短期保险,1年1保,困难在于带病投保的问题,业者要算费率;长期的保险,如寿险,困难则在于,刚开始买的时候,费率很低,但10年、20年后,业者并未预期医疗进步这么多,理赔的费率和现在和医疗支出并不搭。因此有业者抱怨现在都在赔钱,他们的难处在于无法调整费率,较缺乏弹性。
石崇良透露,10月的讨论将聚焦在新的保单要怎么设计,与健保互补,健保署的行政资源如何共享,让商保费率不要太高,民眾买得起,才是真正的健保、商保的合作,「不是你们卖你们的,而是互相合作」。
举例而言,现在私人保险要先缴钱,搜集很多单据,又要调病歷,有很长的行政作业,但在健保制度下,今天看完病,下个月就能申报、给钱。石崇良透露,未来健保、商保的资讯需要互通,健保卡插下去后,就能知道有什么保单,可以涵盖什么范围,健保署希望先找1、2家业者合作,再看看是否可行。
「健保是大家的资源,必须要回馈到民眾身上」。石崇良说,保险和金融一样,是国家重要的社会稳定力量,商保某种程度上也是社会安全网,只是使用者付费的概念比较重,和健保的社会保险精神不同。健保署未来若提供资源共享,交换条件将是要求商业保险的保费要下降,否则就等于健保帮商保赚钱。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