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片检查发现肝臟长「大颗泡泡」 他借酒浇愁险因「肝臟衰竭」丧命
眾所周知,不理性的饮酒行为会导致「脂肪肝」风险增加;若患病后不加以控制饮酒量,更会引起「肝臟衰竭」,严重者甚至将危及性命!澄清医院胃肠肝胆科吴明骏医师表示,近期收治一名37岁肥胖男性,原本就有脂肪肝病史,最近更是因失业在家,整日借酒浇愁。
某日该患者腹部出现明显闷胀、不适,且皮肤有越来越黄的迹象。经肝臟切片检查后,发现多个大颗泡泡状结构,肝臟被大量脂肪细胞浸润,有肝臟衰竭的情形。吴明骏医师表示,有脂肪肝病史者若在短时间内大量喝酒,容易使肝细胞受到严重伤害。
●应酬喝酒、工作压力大最危险!医劝:「4大伤肝行为」要避免
这位患者经检查发现肝指数过高,诊断为「酒精性肝炎」,随后住院接受治疗。吴明骏医师表示,入院后患者接受营养与白蛋白补充,但黄疸指数仍持续攀升、採取追踪性超音波更发现大量腹水,引流腹水效果不好;随后接受血中病毒及自体免疫检查,报告皆呈现阴性,在住院2周不见好转的状况下,医师随即帮患者进行肝臟切片检查。
病理结果排除感染或自体因素,在显微镜底下可见多个大颗泡泡状结构,肝臟被「大量脂肪细胞」浸润,符合脂肪肝的诊断;经治疗后病人的精神食欲渐渐恢復,肝指数也逐步下降,最终于1个月后顺利出院。吴明骏医师强调,脂肪肝不但可以引发肝指数上升,在感染、压力、酗酒、或药物中毒等状况下,甚至可以造成肝衰竭、危及患者性命。
除了肥胖与代谢症候群,饮酒更是导致脂肪肝的重要因素,尤其是短时间内大量喝酒,容易使肝细胞受到严重损伤、延长肝臟復原的时间。一般来说,脂肪肝并不需要用病理切片诊断,但对于持续且严重的肝炎患者,肝臟切片检查可以确定病因。
●台湾人是地表最不适合饮酒族群?黄汤下肚至少喝出「7种癌症」
提及酒精对身体的危害,事实上世卫组织(WHO)早在2007年就已将「酒类饮料」及酒精所产生的「乙醛」,认定为一级致癌物,乙醛的暴露及累积在体内会大幅提升罹癌风险。而根据2023年WHO的统计显示,饮酒会导致至少7种类型的癌症,分别是口腔癌、咽癌、喉癌、食道癌、肝癌、大肠直肠癌与女性乳癌。
其中酒精影响女性最为显着的是乳癌,而在台湾男性中则为口腔、咽喉及食道癌。据报导,高达一半以上一般民眾不知道饮酒会导致癌症,因此台湾酒精不耐症卫教协会表示,民眾应重视「酒精不耐症」及「饮酒提高罹癌风险」的观念,切勿认为饮酒无伤大雅,酗酒者更该主动戒酒、以免后患无穷。
最后,吴明骏医师提醒民眾,遇到困难与瓶颈时,沉溺于酒精或药物并无法解决问题;反而应该主动寻求适合自己的社会资源协助,如寻求心理治疗师或配合公共卫生单位的心理治疗。唯有保持心理与生理上的健康,才能真正杜绝脂肪肝与酗酒行为,迎向美好人生。
★《中时新闻网》关心您:饮酒过量,有碍健康。酒后不开车,安全有保障!
文章来源:本文由《潮健康》授权报导,未经同意禁止转载,点此查看原始文章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