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20条」同时明确,将学生参加比赛、运动技能情况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将学生体质健康水准纳入对各区、学校绩效考核评价,学生体质健康持续下降的区,对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负责人进行约谈等。
上海市教委和部分区教育局代表解读「体育20条」称,《行动方案》提出六大行动,包括:场地设施升级行动、教育教学提质行动、赛事育人增效行动、家校社协同共育行动、多元评价引领行动、组织保障强化行动,共20条具体措施。
上海将全面提升校园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水准和保障能力,为学生参加日常体育锻炼提供有利条件,推动落实场地设施建设标准,新建学校严格按标准配置体育场地,「五个新城」及有条件的郊区进一步提高标准,推进「一校两运动场」建设,36班以上规模高中原则上须配置400米环形跑道。
将青少年学生作为重点人群纳入区域体育场地统筹保障范围,推动场地设施拓展升级,灵活打造「微操场」,建设校园体育运动智慧场景,推广运动休整室。
鼓励社会场馆资源为学校提供支持,鼓励向学生公益开放,并将每年9月第3周的星期六设为社会体育场馆「青少年健身公益开放日」。
上海将聚焦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实施「知识+体能+技能」课程内容,基于「双新」要求,深化「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方式转变,因材施教改进教学方法,以高品质育人理念、育人课程、育人课堂引导育人方式变革。
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教学模式,教会学生科学锻炼和健康知识,促进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掌握2-3项运动技能。
进一步保障中小学生体育运动时间,保证小学每周开设5节体育课,推动落实初中每周开设4节体育课,推动高中每周开设4节体育课,保障每天校内外运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以数位化手段赋能课堂运动监测,提升运动强度,确保运动安全。
强化师资队伍配备,配齐配足配强体育教师,大力培养体育名师、领军后备人才和有教练员、裁判员资质的体育教师。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