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28日在大陆北京开幕,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会长陈建安在当天举行的贸促智库论坛暨《全球供应链促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发布会上对《报告》进行解读。他表示,《报告》通过全面量化分析发现,全球供应链发展的主要趋势是区域化、多元化、数位化和绿色化。
澎湃新闻29日报导,在供应链区域化方面,欧洲、东亚、北美供应链区域化特徵最为显着。德国、中国大陆、美国分别为区域供应链中心。汽车和化工行业供应链区域化态势明显;在供应链多元化方面,受地缘政治衝突影响、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欧洲跨国公司加快供应链多元化步伐,电子产品和纺织品供应链多元化特徵进一步显着。
在供应链数位化方面,随着数位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全球供应链数位化趋势显着。其中,通信行业供应链数位化程度最高,资讯技术及资讯服务业次之,金融业供应链数位化国别差异较大;在供应链绿色化方面,为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全球供应链绿色化是大势所趋。但各主要经济体供应链绿色化进展不一。
《报告》强调,当前世界经济復甦艰难、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全球供应链面临重构,需要各国共同促进、共同建设、共同维护。
基于此,《报告》提出促进全球供应链安全、稳定、畅通的政策建议。建议各国加强科技创新合作,推动全球供应链加速数位化、智慧化转型;加强供应链开放合作,共同维护全球供应链的安全稳定;深化共建供应链基础设施,加强物流、通信等有形基础设施的「硬联通」,实现金融、规则标准的「软联通」;坚持包容发展原则,使大中小企业共用全球供应链发展成果和发展机遇。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