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尾牙聚会旺季,难免过度摄取高糖和高油脂食物,一位51岁男性和朋友聚餐后,突然严重腹痛、噁心和呕吐,就医发现血糖、血脂肪及胰臟指数严重升高,诊断为急性胰臟炎併发糖尿病酮酸中毒及严重高血脂。医师提醒,有糖尿病史的患者,应注意餐食份量和用餐细节,以免血糖失控飙升引发严重的併发症。
台北市立联合医院中兴院区内分泌及新陈代谢科主治医师潘立昕表示,糖尿病患者在年节、宴饮期间的饮食,三餐要定时定量,利用蒸煮、滷、清炖或烧烤方式烹调食物,肉类须去皮,以减少油脂摄取,每餐也要增加非淀粉类蔬菜及膳食纤维摄取量,以纤维量较多的糙米饭、五谷饭或紫米饭取代白饭,饭以不超过1碗为原则,若有进食淀粉类蔬菜,当餐饭量则须减半。
潘立昕表示,进食顺序也会影响血糖上升速度,因此建议由蔬菜及肉类开始进食,最后进食淀粉类,并放慢用餐速度。另外,水果与乳制品都含有糖分,会升高血糖,故建议以碗盛装,装到八分满为一份水果量,每日摄取建议不超过两份,而且两份水果须分散于1天内不同时间吃完;乳制品则建议1天饮用不要超过360至480 c.c.,可搭配燕麦或其他谷类制品,但必须注意榖类制品不可泡太烂以免造成血糖飙升;在饮酒方面,建议尽量避免饮酒以免血脂肪升高,若为应酬所需,则须随餐适量浅酌,不要过量或空腹饮酒。
潘立昕也提醒,饭后1小时可从事持续3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如游泳、快走、慢跑、骑自行车、瑜珈、打太极拳等,可有效的降低餐后血糖与血脂肪。但上述饮食与运动的原则,需医师及糖尿病共同照护团队讨论后,订定个别化治疗计画。
潘立昕另外举例,一位51岁男性和朋友吃大餐后,突然发生严重腹痛,伴随噁心和呕吐前往急诊,检查发现血糖、血脂肪及胰臟指数严重升高,血液呈现酸化现象且验出酮体,诊断为急性胰臟炎併发糖尿病酮酸中毒及严重高血脂。
潘立昕解释,即便糖尿病患者规则服药,进食过量仍可能诱发高血糖,血糖太高将加重胰岛素抗性,造成血脂肪上升,很可能引起急性胰臟炎,让血糖加剧升高,演变成糖尿病酮酸中毒。急性胰臟炎的症状为饱餐后上腹部剧痛,疼痛可能会辐射到背部,同时伴有噁心、呕吐,而糖尿病酮酸中毒的表现则再包含口渴、尿多、体重减轻与气促。
潘立昕表示,糖尿病患者只要妥善掌握饮食内容与份量,仍可享受美食和佳肴,若民眾有相关问题,建议前往内分泌及新陈代谢科门诊谘询或就诊。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