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O最新一轮会议是讨论如何让航运业在碳税上往前走。这包括修订政策目标,像要在2030年前让海运业的排放量削减30%,在2040年削减至少70%,然后在2050年达到净零排放。
会议上有34个来自高所得和低收入国家支持全球对碳排放课税,较去年底IMO会议又往前迈进一大步。
在协议的部份内容里,IMO同意在2025年实施一些徵收排放价格的方式,让航运业在使用化石燃料与绿色能源之间的价差缩小,并把所徵收的碳税为公平转型提供资金。
包括太平洋与加勒比海等海岛国家,因最受气候异常影响而最支持碳税,部份岛国提出每公吨碳排放课税150美元,为目前台面上提出最积极的碳税建议。
这次IMO会议,是其175个海事成员国在去年7月同意新的温室气体排放策略后的首次聚会。
提倡碳税人士认为,主要是来自加勒比海多个国家的支持,让碳税政策能继续前进,因此这项对抗气候异常的措施,可望在明年获得IMO採纳。
儘管从加勒比海、太平洋到非洲诸国,还有欧盟与加拿大等大部份国家在IMO的3月会议表态支持,但仍有少数国家反对。
海洋保育协会(Ocean Conservancy)航运排放事务经理奇里(Sandra Chiri)说,即使联合国已到了快实施全球首个碳税的地步,但仍然要各国都同意才能实现。
全球逾90%贸易运输依赖航运业,但每年使用巨量化石燃料,即使其占全球碳排放比率约3%,却被视为最难去碳化的产业之一。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