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小林制药生产的保健食品,使用的红麴可能导致肾臟疾病风险,目前累计13人出现相关症状,业者于22日宣布回收。但该红麴原料除了自用之外,还外售给台湾在内的饮料、食品和制酒公司。我国食品药物管理署今天表示,自2022年以来,我国共进口56批小林制药公司的红麴原料,分别来自2家输入业者,主要做成胶囊或锭状食品,已通知厂商自主下架。

日本小林制药今年3月22日发布5项含有红麴的保健食品的自主回收通知,原因是接获民眾通报,食用该食品后出现肾臟疾病。该公司分析发现,其制造使用的红麴原料,可能含有非预期成分,因此办理产品回收作业。目前已知该红麴原料不仅由小林制药公司自用,更有8成对外销售,供应日本、台湾等国多达50家饮料或食品商。

食药署表示,经查询日本小林制药公司回收的5项机能性表示食品,我国未有申请输入的查验纪录,但有2家国内输入业者曾进口该公司红麴原料。自2022年1月1日至今年3月22日,共计有56批报验纪录。

食药署副署长林金富表示,这2家业者是保健食品业者,主要生产胶囊、锭状食品。食药署已同步通联2家输入业者,业者接获通知后有2项责任,第一是向当地卫生局通报,第二是今天起展开下架回收作业,如有将原料卖出,也要通知下游业者。

根据《食安法》第7条第5项,倘有使用或贩售日本小林制药的红麴相关原料或产品,食品业者应落实自主通报,倘有使用或贩售但未通报者,依同法第47条,可处新臺币3万至300万元罚锾等。

林金富表示,已行文给日本企业在台代表,以及台湾驻日代表处,请他们提供相关资讯,协助厘清该产品发生什么问题。我国边境目前停止日本小林制药公司红麴相关产品及原料输入查验申请,食药署亦提醒民眾如赴日本旅游,应避免购买上述回收产品,如已购买者应避免食用。

#红麴 #肾臟病 #食药署 #保健食品 #小林制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