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工馆开馆初期有「铁克纳」与「赛恩丝」机器人与民眾互动,近年因零件老旧须时常修护,科工馆于每月第2个周二对2位机器人进行修护展演。(国立科工馆提供/任义宇高雄传真)
科工馆开馆初期有「铁克纳」与「赛恩丝」机器人与民眾互动,近年因零件老旧须时常修护,科工馆于每月第2个周二对2位机器人进行修护展演。(国立科工馆提供/任义宇高雄传真)

博物馆所收藏的各式文物,都会面临修护需求,而修护过程对民眾来说既神秘又遥远,国立科学工艺博物馆内的「开放式典藏库」自今年5月起,于每周二上午推出科技文物修护展演,除能近距离观看文物修护过程,更能与修护人员互动问答,加深对文物修护认识。

科工馆表示,馆内地下1楼的「开放式典藏库」平时开放民眾自由参观,除展出多样各式科技文物,也推出各式工作坊活动,包含地震仪、活字排版、印刷术等活动,今年5月起每周二上午9点半到11点半,更推出典藏库现场进行科技文物的修护展演。

有别于一般修护文物展,民眾是透过玻璃窗观看,科工馆表示,典藏馆文物修护展演方式,有别于其它馆所的形式,可直接与修护人员进行对话与询问,了解各种材质的文物保存维护观念与做法的活动,能加深民眾对文物修护的认识。

科工馆说,安排的第一檔修护文物,是代表着科工馆开馆初期的那一对伴随大家一起成长的「铁克纳」与「赛恩丝」机器人,因内部零件老旧,机器人已于2018年退役成为科工馆的典藏文物,于今年再度上工与民眾见面,但因年事已高须定期保养与维修,因此安排在每个月的第2个星期二在进行修护展演,其余时段也会有各式文物进行修护,欢迎有兴趣民眾于每周二到科工馆参观。

#科工馆 #文物 #修护 #高雄 #开放式典藏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