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有不少疾病,并非使用药物就能治癒,包括孩童发展迟缓、失智等,反而透过与社会连结能有效减缓症状。台北医学大学首开「社会处方笺」课程,借助復健科各职类专业师资培育学生,今年更和国立台湾博物馆进一步合作,以游戏方式找回孩子专注力。
北医大医学科技学院副教授罗伃君表示,「社会处方笺」是近几年新兴的概念,指非药物介入的医疗模式,不仅关注患者身体健康,更关注其社会和心理健康。
「社会处方笺」的发展基础,主要为了解决疾病所引发的社交互动障碍,英国于2019年成立社会处方笺国家研究院(The National Academy for Social Prescribing;NASP),发展包括艺术、音乐、文化、运动等相关领域的社会处方笺。
根据卫福部统计,台湾早期疗育服务个案通报人数在2019年之前,每年逾2.5万人;2022年首度突破3万人次;去年更创下新高,攀升近3万5000人。罗伃君直言,许多幼儿园老师反应,疫情后的孩童在语言表达及理解能力发展较慢,可能和居家隔离有关,连戴口罩都有影响。
北医大以专业师资群,共同发展「社会处方笺」课程,每学期让学生选择不同专业治疗组别,期望透过这门课,让学生开始意识到现在及未来,社会上需要面对的问题。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