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的彭小姐因骑车上班途中不慎擦撞,造成手部撑地挫伤肿痛,因无明显其他外伤,且肿痛感还可忍受,所以不以为意仍继续骑车,但数天后发现肿痛并无消退,故至新竹台大分院生医医院竹北院区骨科部就医,经由X光检查,诊断是腕部的舟状骨骨折,很幸运地骨折处为癒合率较高的舟状骨中段,且无明显移位,经与病人说明后,接受两个月石膏保护治疗,症状顺利改善,且X光可以看出骨头明显癒合。

新竹台大分院骨科部医师李育成说明,腕部骨头共有8块,其中舟状骨骨折是最为常见的腕部骨折,但却最常被忽视。常见症状有靠近拇指基底处肿痛,拇指活动度下降无法出力,但舟状骨骨折也常伴随着其他的上肢挫伤和骨折,进而常被忽略拇指的症状,导致未及时治疗。诊断上可藉由X光或电脑断层的影像学进行判断,进而评估其骨折型态及位置,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式。

舟状骨因为特殊的血液循环解剖结构,有将近10%的病人会产生舟状骨不癒合,李育成指出,越近端的舟状骨骨折,因不癒合产生舟状骨缺血性坏死的机率越高,若无及时发现妥善接受治疗,除后续可能需要接受更复杂的手术方式外,也可能产生手腕关节的退化性关节炎,造成永久性的损伤,不可不慎。

李育成解释,舟状骨中段及远端的非移位性骨折,可藉由石膏包覆治疗得到妥善结果,如案例中的彭小姐在经由近两个月治疗后,藉由X光可看出病人骨头明显癒合。此外,较复杂的舟状骨骨折也可藉由手术復位和加压螺钉的固定方式,增加舟状骨骨折的稳定性,并于术后配合石膏保护,降低后续产生併发症的机率。李育成建议,如于明显外伤事件后,有感到迟未恢復的腕部局部疼痛,建议就医检查,接受适当的治疗。

#骨折 #舟状骨 #石膏 #钢钉 #移位